?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報道
半島都市報7月23日訊 7月23日上午,作為2017青島·市南國際管樂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中國專業音樂學院院長管樂藝術青島峰會在青島匯泉王朝大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十一所專業音樂學院的院長、中國音協管樂學會領導以及管樂方面的100余名頂尖教育家、指揮家、演奏家齊聚青島,共商管樂藝術的現狀與未來。本次峰會也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以來第一次舉辦的高端管樂藝術專題峰會。
本次峰會由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和哈爾濱音樂學院副院長陶亞兵主持,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于海分別講話,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等11所專業學院的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論壇演講,可謂是激情昂揚、字字珠璣。
論壇中,專家們思維碰撞,產生了更加璀璨的智慧火花,為未來中國的管樂藝術進步與發展打開了新的思想視野和發展領域。同時,此次峰會也將成為專業音樂團體與地方政府強強合作,共同推動管樂藝術不斷深化,助力地方教育、文化與社會發展的創新典范。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說,我國管樂藝術源遠流長,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央音樂學院愿與青島市積極配合合作,并在此基礎上全力推進、加速與市南區在音樂、教育、文化、產業、藝術節、比賽等方面具體項目的落地。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主席于海表示,管樂藝術蓬勃發展需要理論的引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與交流,同時也十分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幫助和參與,更需要高端設計與引領。
市南區委副書記、市南區人民政府區長高健致辭時表示,首屆青島·市南國際管樂藝術節自19日開幕以來,多場國內外頂級雙簧管音樂大師音樂會和專家講座讓廣大管樂愛好者,中小學生和居民群眾受益匪淺,掀起一股認知管樂知識,學習管樂藝術的熱潮,也讓青島迎來了管樂文化藝術發展的難得的機遇。近年來市南區把發展音樂文化作為繁榮時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幾年將按照此次峰會提出的愿景與要求,密切與全國各大音樂學院交流與合作,加大推進管樂藝術發展,還有與旅游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融合,讓管樂藝術之花長盛不衰,讓文化之島,音樂之島更具美麗,更加多彩。
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行,全面加強了青島市、市南區與國內外管樂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它系統整合區域管樂藝術資源,整體推動區域文化的繁榮發展。管樂藝術在市南區的學生普及教育、管樂人才培養、推廣宣傳、作品創作與演出、文化惠民、相關產業發展方面的未來之路也會更加明晰。在開放、融合區域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打造時尚市南、藝術之島,構筑國際國內頂級的管樂藝術人才聚集地,建立培養更多優秀音樂人才的基地,將成為市南打造時尚幸福的現代化城區的新路徑。
[ 大咖觀點 ]
基礎音樂教育需要加強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說,沒有普及,管樂藝術整體水平難以提高,這凸顯基礎教育的重要性。音樂人口的擴大,帶動的是整個事業的發展,包括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國家藝術水平真正發展。
他還提到了人才選拔的問題,這也是此次峰會的意義,全國專業大咖聚在一起思考如何縮短差距,如何盡快培養自己國家的人才,并到世界上去競爭。
要注重中國曲目庫積累
天津音樂學院院長徐昌俊在論壇中提出,管樂藝術一樣也要進一步開放,吸收世界各國的營養。同時他呼吁要進一步進行教學改革。
“我們還要做的一點是進一步注重中國曲目庫積累,梳理與經典化建構。”他說,“我們的管樂藝術大量留著西洋血脈,中國作品的儲備,包括整理和經典化建構是非常不夠的。我們正在推動梳理到底有哪些好的東西要整理出來,這是專業院校機構責無旁貸的。”
向社會開放學術平臺
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雷光耀表示,當前學習音樂的群體不斷增加,要抓住這一機遇,創新思路,推動地方管樂教育大發展。該學院從社會培訓出發,鼓勵管樂老師保質保量完成學校教學任務前提下,適度參與社會管樂的培訓,尋找優秀生源,也為社會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所以近年來星海音樂學院毫無保留地面向社會開放了我們的學術平臺,歡迎社會的音樂愛好者和管樂師生們參與我們學術活動。去年我們主辦的音樂家音樂季,為社會提供了幾百場高規格的音樂會和專家講座,其中管樂有五十場之多,社會反響非常強烈。”
讓學生到中小學做輔導
沈陽音樂學院的副院長魏煌重點介紹了該校在發揮學校資源優勢,尤其是在學生就業和創新創業方面的努力。他說,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該學院提出校企聯盟、校校聯盟、校地聯盟、校院聯盟等模式。
其中校校聯盟主要面向中小學,對中小學的教師做培訓,對中小學的學生做輔導,“很多學校都開設管樂團,這樣我們的學生,特別是我們管弦系的管樂的學生,他們在很多學校都承擔著給學生做輔導的工作。有了這種經歷,日后對他們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很好基礎。”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