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7月20日消息 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以下簡稱《中醫藥法》),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青島市作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青島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龍頭,這部法律的頒布將對青島中醫(中西醫結合)事業帶來怎樣的變化?為此,記者采訪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院長劉宏、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丁文龍。
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
記者:《中醫藥法》是我國中醫藥領域一部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法律,對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保障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義。針對開始實施的《中醫藥法》,中醫院將開展哪些傳承創新中醫藥的有益探索?
劉宏:《中醫藥法》在中醫藥管理方面進行了制度創新,構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加大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保障力度,同時堅持扶持與規范并重,加大對中醫藥的監管力度,保障中醫醫療服務和中藥質量安全,對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海慈醫療集團實施中西醫并重發展戰略,積極開展“三優工程”,借力快速提升學科水平,針對開始實施的《中醫藥法》,集團內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宣傳貫徹活動,并展開了對中醫傳承、發展、創新模式的探索。
一是多措并舉推進“病有良醫”,市民可享“國醫大師”醫療服務。作為青島市中醫藥發展集團理事長單位,將根據青島市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十百千萬”工程的具體要求,采取名中醫藥專家師帶徒模式,充分發揮中醫師承作用,完成國醫大師石學敏、張學文等60位引進類知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建設項目,堅持中西醫并重發展的理念,攜手37家兄弟單位,協作共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二是領航中醫藥航母編隊,推動青島中醫藥事業發展。2016年底,青島市中醫藥發展集團正式成立,作為青島市中醫藥發展集團理事長單位的海慈醫療集團也將充分發揮現有中醫藥資源優勢,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優化重組,提高效率。以經營、管理、技術、院內制劑研發利用為紐帶,院院聯合,共同發展。在市衛生計生委的指導下逐步完善內部運行長效機制,以網絡系統和數據信息共享為基礎,實現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檢查結果互認和醫師多點執業,規范統一服務標準。同時,由37家醫療機構組建的青島市中醫藥發展集團將實現網絡系統和數據信息共享,實施專家流動,聯合開展中醫藥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技協作攻關,打造國家、省級重點學科、人才團隊;成立中醫綜合診療中心、中藥煎藥中心、中藥加工炮制中心、中藥制劑中心,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利益互惠、錯位發展的中醫特色醫聯體,實現各成員單位的多贏、共贏發展,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三是注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建立中醫藥文化健康教育基地。海慈醫療集團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弘揚和傳承中醫藥優秀文化,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繼承與發展。2016年初,海慈建成中醫藥文化健康教育基地,包含中醫藥文化長廊、健康大講堂、中醫藥特色體驗區三個部分,其中中醫藥特色體驗區面積達1000余平米。基地采用分區設計、集中管理、多點布局、廣泛參與的管理理念,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通過“請進來”的方式,讓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到健康大講堂專題講座之中;通過集團專家“走出去”廣泛開展健康宣教進社區、進校園、到農村的義診活動。實現了聽到、看到、感受到的三結合。
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
記者:在上期訪談中,趙國磊副局長提到青島實施“中醫藥+養老”發展戰略,啟動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養結合項目,打造全市中西醫結合老年病防治中心和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請丁院長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丁文龍: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山東省首家中西醫結合醫院,是國內開展中西醫結合醫療工作最早的單位之一,早在2006年市南區民政局的協調下,醫院就利用現有房屋,于市南區民政局、老年公寓三方共同打造醫養結合病房,作為第一批承擔長期醫療護理保險醫療專護業務的首家三級定點醫院,開創“醫療養老”新模式,不僅讓老年人晚年得到很好的照料,還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給治療病患,相關醫療護理費可納入護理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一舉兩得的方式越來越得到市民的認可。 所謂“醫中有養”,是公立醫院開設老年專護病房,提供醫養結合型醫護服務。目前,我院已形成層次清晰、分工明確醫養結合服務新體系,醫院在老年疾病醫療、康復、護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本身就有很高的可信度,自成立以來,收治患者1500人次,因病情變化轉入相關醫院科室接受治療的患者人均1.2次,經治療好轉后科出院后繼續辦理醫療專護。
醫院做為全市唯一一家開展醫養結合的三甲醫院將與國內擁有多家養老機構的知名國企簽訂醫養結合戰略協議,搭建青島市醫養結合分級診療框架,在醫院擴建項目中,在2016年初開始籌備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64484平方米,項目床位規模620張,床位包括醫療床位和養老床位兩部分,其實三分之一的床位將用于“醫養結合”專護病房。該項目定位于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堅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醫教研相互促進的原則,通過建設醫療床位和養老床位,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實現醫療養老相結合,打造具有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為一體,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中西醫結合預防醫療綜合服務體、全市中西醫結合老年病防治中心和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此外,根據老年患者發病特點,利用中醫優勢,采用中西藥物結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療效,也極大節約了社保資金。
利用好《中醫藥法》帶來的政策紅利
記者:隨著首部《中醫藥法》利劍出鞘,中醫院的發展、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是否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劉宏:中醫藥是反映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學體系。正因為中醫藥具有鮮明的特色,所以需要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中醫藥法》在中醫診所、中醫醫師準入,中藥管理等多個方面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創新,規定了適應中醫藥發展規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其中就包括了允許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要,憑處方炮制市場上沒有供應的中藥飲片,或者對中藥飲片進行再加工。對醫療機構僅應用傳統工藝配制的中藥制劑品種和委托配制中藥制劑,由現行的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同時,明確生產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制劑,在申請藥品批準文號時,可以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新法的實施給中醫藥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契機,醫院中藥制劑發展也迎來了春天,民間驗方和醫院制劑將成為中成藥新藥開發的一大源頭。
對于中藥飲片和制劑的研究和炮制,海慈醫療集團已有數十年的經驗。多年來,集團在規范管理,完善設備的同時,始終積極參與中藥制劑的科研工作。目前,我院建有中藥煎藥室、中藥臨方加工室、中藥制劑室等科室,推出中藥膏方特色療法,“一人一方”熬制膏方,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等臨床各科,以其適應癥廣、療效顯著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歡迎。下一步,我院將加大加強對中藥制劑的研制力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臨床需求量和中藥制劑科研要求。
此外,《中醫藥法》明確,“國家支持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鼓勵中醫藥科學技術創新,推廣應用中醫藥科學技術成果,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提高中醫藥科學技術水平。”我院在長期的各科室臨床實踐中,已逐漸形成極具自身特色的、有確切療效的中醫特色技術。為進一步突出中醫藥特色,更好的發揮中醫藥優勢,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縮短中醫藥治療病程,降低中醫藥治療費用。我院在相關病區和門診先后成立了中醫綜合診療中心,根據各專科疾病需要不同,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中醫適宜技術和特色技術的應用,建成了一批中醫專病專技門診,不斷優化治療方案,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不斷總結老中醫臨床工作經驗,收集開發民間單方驗方;臨床中大力推廣名方、經方,以及中醫特色技術,使得中醫在治療急危重癥及疑難病證中療效大幅提高,廣大患者對中醫藥的信任度大大提高。
探索中醫藥特色的醫改之路
記者: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如何將學習貫徹《中醫藥法》與深化醫改有機結合?
丁文龍:人們往往認為醫改的主角只有綜合性醫院。其實,中醫院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主角,是醫改的另一片具有獨特風景的主戰場。一是堅持醫改興院,立足醫院姓“中”,發揮獨特優勢。應從推動建立分級診療體系、建立公立中醫醫院運行新機制、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落實中醫藥醫改政策,探索深化醫改的中醫藥相關政策與思路。二是醫改強院,探索創新,讓利惠利于民。在基本藥物政策中,中藥飲片不實行藥品零差率,提高了醫務人員使用中醫藥的積極性,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價廉物美的中醫藥服務;在醫保政策中,將中藥院內制劑納入醫保報銷范疇,中醫藥報銷比例得以提高,中醫院門檻費降低;三是改善服務模式,便利于民。在提供中醫服務中,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和服務,營造溫馨就醫環境、完善醫療服務流程、送湯藥上門、全流程微信預約掛號繳費等多項舉措。四是在分級診療方面,積極開展“醫聯體”建設,不斷拓展醫聯體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加大優質資源下沉力度,通過醫療聯合體這一形式,讓社區患者能夠就近得到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大大緩解基層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