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龍敏飛
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名列世界第一。
可可西里、鼓浪嶼申遺成功當然是好事,這是一種國際認可。而且,申遺成功之后,往往也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此前有資料顯示,麗江1997年申遺成功后,2000年旅游綜合收入就達到13.44億元。
當我們的世界遺產數量已經全球第一,也要想明白下一步該如何走。需要注意,過于關注非遺的商業價值,可能會偏離申遺的初衷。非遺是人類文化的遺產,是人類文化的“活化石”。可以說,相比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是其更重要的內涵。可是在一些地方,“重申請輕保護”“重商業輕文化”的現象一直存在。某些地方申遺成功后,進行過度開發,已經帶來了一些警示,這樣的教訓應該避免。
當然,為了更好地進行保護,有時候也要適度進行商業開發。這就需要進行科學評估,若是確定不能進行開發的,則進行保護;可以適當開發的,也可以發掘其商業價值,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如今的問題,就在于“度”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在英國,人們很早就全面認識到文化遺產的價值,其中的關鍵在于良好的教育體系。英國人從小就接受了保護文化遺產很重要的思想。有了這樣的教育,政府官員也更容易理解并充分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經濟發展。他們相信,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并不取決于“市場營銷”,而是取決于“審慎的管理”。同時,英國的專業機構很注意收集文化遺產的全面信息與證據,讓國民更能充滿情感地認識文化遺產價值。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