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報道
半島都市報6月19日訊 19日,由中科院海洋所組織召開的“深海實時傳輸潛標系統成果推介暨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對西太平洋深海潛標數據系統進行了發布,標志著西太平洋深海潛標數據正式開始了共享。科學家通過電腦或手機終端即可實時掌握深海大洋的動力狀況,對深海數據的查看模式從“錄像回放”變成了“現場直播”。
據介紹,2016年底,中科院海洋所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首次實現了深海數據的實時化傳輸,截至目前,深海觀測數據已成功連續實時回傳190余天,包括從水深400米至4000米的海水溫度、鹽度、環流、回聲強度等各方面的詳細數據信息,并創造了國內外有明確文獻記錄的實時獲取深海數據的最長工作時間,意味著深海數據的實時化傳輸已經進入了穩定運行階段。
同時,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三方簽署了“西太平洋深海實時化潛標觀測數據使用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各自在相關領域的優勢,對深海實時化觀測數據進行了拓展性應用,加速我國海洋與氣候預報和環境保障業務系統的建設步伐,更加有效地將觀測結果應用于海洋環境預報和安全保障領域。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