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義
減少浪費需要每個人都有“錙銖必較”的精神,自覺培養成本意識。事實上,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本身就是公民的一種基本素質,也是綠色生活的客觀要求。這是對單位負責、對社會負責,也對環境負責,對下一代負責。 在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辦公室里,不少“看不見的浪費”正悄然發生著。很多圓珠筆用完一次就扔了;紙張打印隨意;臺式機一晚上不關;活動條幅及材料一次性使用;有人甚至開著空調還開窗……(6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 圓珠筆用完后,再換一根筆芯,這本是最平常不過的事。然而如今,在很多單位,圓珠筆竟成了“一次性”的。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很多人早上一到單位,隨手就把所有電燈打開,全不顧屋里陽光燦爛。此外,還有永遠不關顯示器的電腦、常年開著的飲水機、喝兩口就扔掉的瓶裝水,等等。
對于辦公室浪費,為什么很多人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方面,作為公共資源,每個人都有權使用,其他人似乎無權干涉。而且,當對浪費習以為常時,節儉者反而可能成為另類,招致異樣的眼光。加之管理者缺位,浪費也就越來越肆無忌憚。另一方面,眼下物質日漸豐富,有些人即便在自己家里,也不把節水、節電等當一回事,他們到了單位又怎會節約公共資源?
根本而言,這種“看不見的浪費”就是因為缺乏成本意識。雖稱不上大奸大惡,天長日久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一般說來,私企老板大多會嚴加管束,而不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則淪為辦公室浪費的重災區。對此,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曾明確提出,提高能源、水、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杜絕浪費行為。
減少辦公室浪費,就必須細化制度,嚴格管理。對于那些故意浪費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杜絕“破窗效應”。即便制度不能細化到一支筆、一瓶水,也要強化宣傳教育,大力倡導和建設節約文化。同時,也要積極尋求和嘗試新的節約方法。比如,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無紙化辦公,減少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另外還有不少管理巧招。比如,打印復印需要刷卡,每人一個賬號,領筆要用寫完的空筆來換等,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后,也就不會過度耗費辦公用品。
減少浪費需要每個人都有“錙銖必較”的精神,自覺培養成本意識。事實上,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本身就是公民的一種基本素質,也是綠色生活的客觀要求。這是對單位負責、對社會負責,也是對環境負責,對下一代負責。節約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應內化為自我修養。試問,當你口口聲聲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時,自己卻在辦公室隨手浪費資源,就不覺得問心有愧嗎?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