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第一理念、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驅動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在5月22日的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再次強調山東要把握好“四個第一”。他說,山東將堅定不移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全力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在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創新型省份上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現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搶占未來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山東省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已經到了爬坡過坎、克難攻堅的緊要關頭。全省面臨諸多“既要、又要、還要”“二難、三難、多難”的矛盾和問題,需要著力破解“五個過度依賴”的難題,就是過度依賴于低端制造業、過度依賴于資源能源消耗、過度依賴于勞動力低價競爭優勢、過度依賴于傳統市場包括出口市場、過度依賴于原有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龔正表示,解決好這些矛盾和難題,突破口就在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根本出路在于創新發展。
什么是“四個第一”?我們為你詳細解讀。
樹牢創新“第一理念”,在深刻把握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上聚焦聚力。山東將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緊跟產業升級需求,著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包括裝備制造業、高端化工產業、現代信息產業、能源原材料、海洋經濟、生態農業、文化教育、旅游業、醫療健康、現代金融等。
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上聚焦聚力。山東將堅持以改革驅動創新,統籌推進科技、經濟和政府治理等體制機制改革,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由科研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進一步強化創新公共服務,推進資源開放共享,更多地為各類創新主體“松綁減負”“清障搭臺”。
做強創新驅動“第一動力”,在科技經濟融合、激活創新主體上聚焦聚力。創新驅動,關鍵在于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重點在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一是大力實施普惠性創新政策。千方百計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創新和轉化活動,培育形成更多創新型企業集群。二是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推動技術產權化、成果資本化、轉讓市場化、交易網商化,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深閨大院”,與市場共舞,以成果轉化為紐帶,構建起政府、產業、大學、研究機構、應用、金融、中介的“北斗七星”,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洼地和產業高地。三是著力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發揮好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龍頭作用,推進濟南、青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鼓勵各類創新要素跨區域、跨行業開展合作,打造高能級的創新創業平臺。對山東省來說,很重要的,是要做好“一大一小”兩篇文章:一篇是“由大變強”,支持大項目、大企業作為核心“頂天立地”,實現龍頭牽引、示范帶動、品牌聯動;支持大平臺、大產業提質增效,以集群、集約、集聚發展,帶動高端化、高質化、高效化。另一篇是“由小變大、由小變強、由小變精”,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催生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眾創局面,造就成批成群小而精、小而優、小而尖、小而強的“小巨人”。
集聚人才“第一資源”,在打造創新生態、優化創新環境上聚焦聚力。山東將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力爭實現政策、服務、環境“三個最優”。
記者 袁濤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