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5月18日,山東省中魯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魯公司”)將總部從濟南遷至青島,該公司成為青島漁業企業中唯一的上市企業,可為青島漁業年新增遠洋產量3.5萬噸。據了解,該公司以遠洋捕撈金槍魚及運輸、加工等產業鏈為主,捕撈的金槍魚80%由青島港運至加工場所,島城市民食用的大部分金槍魚都是該公司生產。
中魯公司隸屬于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于1999年7月組建的外向綜合型遠洋漁業企業,注冊資本2.66億元,2000年7月在深交所發行B種股票并上市,為目前全國僅有的3家上市遠洋企業之一。該公司主營業務為遠洋捕撈、海洋運輸、水產品精深加工及進出口貿易等,產業鏈條相對完備,為全國遠洋漁業行業領軍企業、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山東省漁業協會遠洋漁業分會理事單位。其擁有8艘作業漁船,造價達3.6億元,其中兩艘金槍魚圍網船的引進填補了青島遠洋作業漁船無金槍魚圍網的空白。
據悉,中魯公司船隊規模達到30艘,總噸位5.2萬總噸,總功率5.3萬千瓦。其中,圍網船7艘,是我省僅有的帶國際管理組織配額的專業金槍魚圍網捕撈船舶;擁有專業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舶14艘,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現代化金槍魚延繩釣船隊;擁有專業冷藏運輸船7艘,其中7000噸級以上的5艘,無論在船舶數量、專業化程度等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中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遲維真介紹,中魯公司的一個子公司3年前注冊到青島,“3年以來,回運漁獲6000多噸,青島大部分金槍魚是由這家子公司做的。”他說,金槍魚目前是全世界遠洋漁業最領先的一個項目,技術含量比較高,在漁場控制上、海產品處理方面是最高的。目前,公司金槍魚年產量達到5000多噸,“80%回運到國內,主要是青島港,從青島港再到加工基地,之后分銷國內、國外各個市場。”
據了解,今年以來,特別是近期本市大力實施現代漁業“引、增、穩、控”思路,著力實施海洋漁業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加快培育和引進遠洋漁業龍頭企業。全市“千企招商大走訪”開展后,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對接走訪國內海洋與漁業行業內重點企業和領軍企業,并成功引進中魯遠洋總部落戶。
“中魯來青,會實現1+1>2” 據了解,中魯公司在國內外設立了三家分公司和八家子公司,分別從事遠洋捕撈、海上運輸、低溫和超低溫冷藏、水產品精深加工及進出口貿易等。多年來,中魯公司產品遠銷日、韓、歐美、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同時銷售網絡遍布國內數十個大中城市。目前,公司年捕撈生產能力達4萬噸以上,可實現年加工總量2萬噸,遠洋運輸運量超過10萬噸,內銷收入7200萬人民幣,出口創匯8500萬美元,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公司為何選擇落戶青島?中魯公司副總經理、董事長秘書李明表示,青島是一個人才聚集、信息匯聚、漁業的重要橋頭堡,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同時又有一系列鼓勵、扶持遠洋漁業的優惠政策,“所以使得三年來不少企業入住青島,我們是其中之一。”對于下一步發展,他說,公司定位是穩定海上、壯大陸上,做好現有的捕撈、運輸、加工和對外貿易,按照這條主線,努力使公司規模和效益提升。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認為,中魯公司是山東、也是全國現代漁業發展龍頭企業,而青島是山東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中魯公司到青島來,可以說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具備,青島遠洋漁業的基礎非常好,政策也非常給力,中魯公司來了以后,會實現1+1>2的效果。”
中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遲維真告訴半島記者,青島的遠洋漁業起步挺早,但中間這一段發展比較慢,近幾年政策傾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吸引國內遠洋漁業企業過來投資發展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政策方面,希望下一步多學習、吸收深圳、上海等遠洋漁業發達地區的經驗,對遠洋漁業做整體的規劃,讓遠洋漁業有序發展。要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目前來說,從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需要利用青島的科技優勢跟遠洋漁業企業優勢結合起來,推動遠洋漁業企業升級。”
島城遠洋捕撈產量屢創新高 近年來,青島市遠洋漁業實現了突破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冊遠洋漁業公司32家,批建遠洋漁船181艘,其中正在作業124艘,總功率14.6萬千瓦,總噸位8.5萬噸,平均功率1178千瓦,平均噸位685噸,漁船平均功率、噸位居全國前列。2015年完成遠洋捕撈產量13.6萬噸、產值12億元,產量比2014年翻一番,產值大幅度提高,分別為2012年45倍和10倍。2016年完成遠洋捕撈產量14.1萬噸,產值13.8億元,遠洋漁業再創新高。2017年1-4月,遠洋捕撈產量4.8萬噸,產值4.5億元。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