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署名除外)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完成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南海深潛科考任務凱旋。“蛟龍號”自4月9日從三亞起航,5月13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和96名參航人員抵達深圳,據悉,本航段航行2219海里,為“蛟龍”號九潛南海。
此次南海深潛共享航次是海洋國家實驗室在中國大洋協會、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主導實施的首次載人深潛行動計劃,不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而且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打造的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在驅動科研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完成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南海深潛科考任務。
■成果
蛟龍號深潛科考成果豐碩 在此次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航段南海深潛科考任務中,有來自海洋國家實驗室的9位科學家執行參加,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主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石學法擔任本次深潛科考首席科學家。
據介紹,蛟龍號在南海中部海山鏈珍貝海山區的深潛科考,是我國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進行的系統觀察和取樣。4月29日、30日,蛟龍號連續兩天沿珍貝海山進行深潛作業,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比較系統地獲取了玄武巖樣品、沉積物樣品以及近底海水和生物樣品,這些寶貴的資料有助于促進我國深海巖石學、深水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生物地理學研究。
第二個深潛作業區位于南海東北陸坡的兩個典型峽谷濁流區,5月3日和6日,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徐景平和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畢乃雙在南海北部陸坡區先后進行了下潛。這兩個潛次對海底淺表層過程和海底濁流的現場觀測有助于系統研究和理解深海高速堆積區物質來源,海底濁流的形成機制、搬運過程和沉積效應,對深入認識南海東北陸坡區沉積過程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石學法認為,此次蛟龍號南海深潛科考成果十分豐碩,令人振奮,“第一,取到了具有精確位置的新鮮玄武巖樣品,親眼觀察到了玄武巖的產狀和分布;第二,直接觀測到了臺灣峽谷濁流發育的地貌學和沉積學證據;第三,采集到了大量有精確位置的海山區和陸坡峽谷生物樣品;第四,獲得了連續的高精度的攝像資料,為后續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礎。”
■共享
樣品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蛟龍號南海深潛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首次參與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更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首次主導實施的載人深潛科考共享航次計劃。深潛任務完成后,此次深潛科考獲得的樣品、數據資料,將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共享。因此保證了本航次科考成果得以充分利用,實現航次考察效益最大化。
未來,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圍繞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整合全國各類海洋科研設施和資源,打造一個站在世界海洋科學前沿、推動中國海洋科技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協同創新研究平臺,引領藍色科技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有力支撐“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加速推動我國進入國際深海研究的前沿和核心。
■特寫
首潛太專注,10小時很快過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作為該航次首席科學家的石學法雖然多次出海,但下潛還是第一次,“很興奮,親眼看到海底的情況。”說到下潛體驗,石學法仍難掩興奮之情。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兩個駕駛員從4月29日上午7點下潛一直到下午4點左右,在狹小的空間里一待10個小時,他坦言自己事前覺得那種感受肯定不可想象,“因為培訓時下過深潛器,在那個小空間里待10小時,肯定特別難受。”然而,真正下潛后,他卻覺得時間并沒有很長,“因為太新奇,太專注,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而這次下潛對于石學法最大的意義是可以親自實現自己的設想,“很多人也有很多科學設想,但不一定有機會親自實現,像我就有這種機會,親自去完成和被人去完成感覺可能不太一樣。”作為科學家,十幾年前石學法在關注南海海山鏈時,就希望能借助載人潛水器精確地獲取樣品和親眼觀察巖石的分布特征,這次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石學法是4月29日下潛的,而他的生日是4月25日,所以“這次下潛對我更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相關新聞
蛟龍號第三次向“馬溝”進發 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和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船16日從深圳起航,奔赴西北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任務。
本航段是“蛟龍”號自2013年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以來的最后一個航段,調查海域位于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和馬里亞納海溝深淵區。“這是‘蛟龍’號第三次前往馬里亞納海溝。2012年,‘蛟龍’號就是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世界同類型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使我國的深海調查能力范圍覆蓋世界99.8%以上的洋底。”本航段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鄔長斌說。 據新華社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