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如何破解傳統垃圾收運阻礙交通、噪音擾民和清運不及時等難題,打通環衛垃圾收運最后一公里,是關乎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管理精細化的重大課題。5月16日上午,記者探訪市北區實踐創新的“小車進樓院收集+車車(站)對接”垃圾收運模式,小型垃圾收集車靈活進出樓院收運垃圾,載滿垃圾的小型車與大型收運車“車車對接”,作業區域鋪上了防污地墊,整個作業過程實現了“車到桶出、車走桶退、底盤干凈”。
載滿垃圾的小型車與大型收運車“車車對接”,垃圾收運新模式吸引市民關注。
桶車對接,地面及時清理 16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北區環衛二公司服務轄區,探訪了小型垃圾收集車是如何解決傳統垃圾收運難題的。
“別看這車塊頭小,可是解決了大問題,大大提高了垃圾的收運效率。”收運人員告訴記者。記者看到,在同和路附近幾棟居民樓間的小路上,擺著多個垃圾桶,但因道路狹窄,大型垃圾收運車無法開進去。就在這時,一輛比大型收運車塊頭小一半多的小型垃圾收集車,輕松駛入,僅幾分鐘的時間,便將垃圾裝到車上。隨后小型垃圾收集車倒車與壓縮車對接,之后將車上的垃圾倒入壓縮車中。在探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每一輛小車上,都配有鐵锨、抹布、防污地墊等,每當完成“桶車對接”或者“車車對接”時,收運人員都會清理撒漏的垃圾,用抹布將垃圾桶擦干凈,在離開現場時,還會有專門的高壓噴水車清洗地面。
45輛小型車解決老難題 2014年,根據區域特點,市北區全面開展優化垃圾收運模式的試點運行,區城市管理局與區環衛二公司引入2輛1噸小型收集車作為嘗試。經過實踐檢驗,這種小型收集車完全能夠實現與大型壓縮車和垃圾轉運站無縫對接,適應當前垃圾收運作業的需要。2015至2016年,市北區政府投入專項經費750萬元,購置小型收集車45輛,加快了推廣應用步伐。在此過程中,市北區發揮數字化、網格化監管手段,對車輛、轉運站加裝定位系統和監控系統,對接到管理系統平臺,實時高效監督管理作業運行。
撤銷120處垃圾桶集中點 “我們服務轄區有居民27萬戶,日生活垃圾產生量500余噸,年生活垃圾產生量18萬余噸。目前,下轄的八個作業分公司,全部推行了‘小型車前端收集+車車(站)對接’的收運方式,共部署36輛1噸小型收集車與6輛10噸大型壓縮車和6座垃圾轉運站對接。”據市北區環衛二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還建立一支170人的作業隊伍,每天完成10萬余戶居民、340余噸生活垃圾收運工作,占整個日垃圾收運量的68%。配合原有大型壓縮車直運,確保了區域內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據介紹,市北區環衛二公司垃圾清運新作業模式的實施,撤銷了全部120處道路垃圾桶集中點、清撤垃圾桶3000余個,優化收運路線233條,每天收運作業時間整體比以往縮短了近2小時。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