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劉玉凡 實習生 于淑儀
說起平度的土特產,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等早已大名鼎鼎,可還有一種特產名聲漸響,它就是平度白沙河街道的麻蘭油桃。作為北國春天的第一枝水果,麻蘭油桃填補了北方春季無鮮果的空白,如今麻蘭油桃即將大規模上市。據了解,麻蘭油桃有著20多年的種植歷史,從最早的十幾畝發展到現在的萬畝,小小的油桃樹成了“搖錢樹”,撐起了村民的致富路,據了解,目前“麻蘭油桃”已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探訪
萬畝油桃將上市,果農“甜心頭” 眼下,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麻蘭油桃將要成熟上市。4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平度白沙河街道大孫戈莊村的萬畝油桃示范基地,通往村莊兩邊都是大大小小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頭,記者走進油桃大棚,里面彌漫著桃子的清香,累累碩果甚至已將樹枝壓彎,掛在枝頭的油桃看起來非常喜人,“今年油桃產量不錯,又是豐收年。”看著大棚里的油桃,果農郭先生按捺不住喜悅。
記者注意到果實有紅色的,還有青色的,“一批早熟的品種已經上市,很快賣光了,現在這些桃子還沒有熟透,再過一個星期就差不多了。”大孫戈莊村的村干部白麗花說道,“我們這些大棚的位置很有講究,分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其中東西方向的大棚采光比較充足,果實成熟比較快,南北方向的成熟比較慢,這樣不同批次的油桃分開上市,避免了相互之間的競爭。”
“以前油桃都是露天栽培,最早的時候只有十幾畝,發展到現在光我們村就6000多畝,再加上周邊幾個村,現在保守估計也得有上萬畝。”白麗花介紹,春季是水果淡季,北方幾乎沒有新鮮水果上市,麻蘭油桃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白。“由于栽培品種和栽培技術的不同,油桃的成熟期也不相同,我們村民掙得正是‘反季財’。”白麗花說道。
幕后
改良品種,“酸桃”變“甜桃” “天上不會掉餡餅,在種植油桃上我們也下了很多功夫,開始的時候也走過彎路。”村干部白麗花告訴記者,村里發展油桃基地也并不是一帆風順,中間經歷了諸多波折。“一開始村里人并不同意種油桃,說好好的地不種,為什么要種油桃呢?”白麗花回憶,后來,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干部帶著幾個村民到省外考察油桃品種,并帶頭開始種植油桃,慢慢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里種油桃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我們村種植油桃20多年了,以前村民都是各種各的,有蓋大棚的,還有露天種植的,基本上連不成片。”白麗花說道,“以前的品種也一般,桃子成熟后吃起來比較酸,油桃口味不好就沒有市場,沒有發展前景。”白麗花介紹,2007年,郭公民上任大孫戈莊村支部書記,開始與村民研究改良油桃新品種。
“后來郭書記帶著村民輾轉各城市農科所求優質品種,實地參觀當地的油桃種植,最后在大連農科所買到了1800棵甜油桃樹苗。”白麗花介紹,“三年后這1800多棵油桃結了果,酸桃變成了甜桃,果實脆甜爽口,口感好,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嘗到甜頭后,在村干部的帶領下,種植油桃的村民越來越多,如今全村470戶村民都種植油桃樹。
說法
氣候得天獨厚,油桃“搶手”不愁賣 “這里的氣候非常適合油桃生長,土好水好種植的油桃又脆又甜,口感特別好。”采訪中,該村村書記郭公民告訴記者,他們的油桃產地位于漢王陵古墓群窟窿山前,屬山區丘陵地帶,非常適合種植油桃,加上他們村周邊有大大小小的池塘和小河,這里的水清澈甘甜,澆灌出來的油桃特別好吃。
河北客商前來采購。
“關鍵是這里的氣候優勢明顯,其他地方的油桃還沒有成熟的適合,大孫戈莊的油桃已經成熟上市,等其他地方油桃大量上市的時候,我們的油桃早就占領市場。”郭公民介紹,油桃成熟早上市也早,所以價格也賣的很高,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他們種植出來的油桃遠近聞名。
講述
已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記者在現場采訪時了解到,為了更好地發展油桃產業,2009年大孫戈莊村還成立了“窟窿山油桃合作社”,并發展了“農場自由采摘園”。
“2010年,我們的油桃就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書;2011我們正式注冊了‘窟窿山’油桃商標;2013年,我們的油桃被國家農業部鑒定為有機食品。”大孫戈莊村書記郭公民介紹,為了保證油桃的品質,種植戶專門用豆粕發酵,并做無害化處理,跟羊糞等一起“喂”樹,杜絕了農藥和化肥對油桃品質的影響。
油桃大棚
記者了解到,油桃穿上了“有機”衣裳,名聲漸響,白沙河街道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油桃之鄉”,種植油桃的二十多年間,大孫戈莊村是該街道中心種植區域,在大孫戈莊村的帶動下,白沙河街道種植面積已經到達萬畝,形成了萬畝油桃基地。
銷售
油桃“游”遍全國,日交易量50萬斤 “我們種植的油桃除了供應青島一些超市市場外,還銷往全國各地。”記者在現場采訪的時候,村干部白麗花告訴記者,他們種植的油桃品種主要為中油5號,具有個頭大色澤好、甜度高可口等優點,由于油桃品質優越深受市場歡迎,目前萬畝油桃基地的的油桃是“皇帝女兒不愁嫁”,還沒正式采摘,就已經有客戶上門預訂,周邊濰坊、萊陽等客商前來采購,河北、浙江、上海、遼寧等地的客商也紛紛前來采購,“等到油桃正是成熟上市,種植戶們忙著接待全國客商,曾經有個青島的大型超市要買下麻蘭油桃的獨家銷售權,被村民們婉言拒絕。”白沙河街道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介紹,油桃日交易量最高的時候能達到50萬斤。
“往年油桃大規模上市的時候,馬路上來采購的車輛到處都是。”村民張女士回憶說,到了上市的時候,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商云集到這里,整個村子開始熱鬧起來,采摘、分揀、裝箱果農們忙得顧不上吃飯,一些果農甚至找來親戚幫忙,還有些果農雇人采摘。
記者在采訪的時候,來自河北邯鄲的客商李先生告訴記者,平度白沙河街道的草莓、油桃等水果遠近聞名,到了收購油桃的季節,為了能夠收購到質量好滿意的油桃,他專程開了8小時的汽車趕到平度,還有不少客商都住在附近的旅館。
延伸
特色農業讓村民走上致富路 “種油桃確實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別村的出去打工多,我們村很少有人出去打工。”村民郭先生告訴記者,除了油桃大棚,還有露天種植,從4月下旬到8月底,整整4個多月都是油桃收獲的時候,油桃平均畝產有8000斤,最早上市的油桃有10多元,價格有時候比豬肉都貴。村民郭先生告訴記者,通過種植油桃,村民們都發了家,改善生活后的果農不僅買上了轎車,一些致富的果農還跑到平度城區買房子,小小的油桃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搖錢樹”。
對于島城特色農業的發展現狀,青島市委黨校劉文儉教授一直有所觀察。“這個村莊的油桃種植很有特色,像城陽的草莓、黃島的藍莓、平度的葡萄,青島幾乎一年四季都有特色農產品上市,不僅豐富了市民的生活,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劉文儉教授認為,特色農業的發展慢慢產生了規模效應,再加上旅游、采摘等活動的助力,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下一步特色農業發展將向農業綜合體的方向演變,農產品種植將和農家樂等結合起來。”劉文儉介紹,“還有一些盆栽特色農產品可以突破對土地的依賴,促進家庭農業的發展。”劉文儉表示,山區特色農業的發展,將生態作用和生態優勢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