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4月10日)下午,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版權工作“十三五”規劃。記者獲悉,我省將“全面提高版權創作、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加快版權強省建設。
“十三五”期間,全省將培育推出1個全國版權示范城市、10個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100個省級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到2020年全省著作權登記總數預計突破35萬件。
“我省發出的第一份著作權作品登記證是《閃閃的紅星》;山東是全國首個實現著作權登記全免費的省份;目前全省建立了23個著作權登記端口,17市的權利人在當地登記后可就地取證,方便快捷。”發布會上,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版權管理處處長張曉生列出了我省版權工作“十二五”亮點。她表示,我省著作權登記工作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登記數量持續增長。“十二五”期間,我省建成山東省版權保護與服務平臺,全省著作權作品登記資料庫全部實現數字化,五年間完成包括文字、美術、音樂、戲劇、攝影、圖形、電影和類似電影創作、舞蹈、雕塑等作品登記共計12萬多份,其中計算機軟件登記共計3萬余件,居全國前列。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推進著作權作品登記工作,進一步規范作品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著作權質權登記、涉外著作權合同登記、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合同及轉讓合同備案等工作,提高著作權登記數量,提升著作權登記質量。軟件和其他作品登記量年平均增長20%,至“十三五”末,計算機軟件登記量達到5萬件左右,其他作品登記量達到30萬件以上。
“這個指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張曉生說,從“十三五”頭一年——2016年的登記數據來看,僅作品登記就達到7萬余件,比去年同比增長20%。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將繼續開展版權示范城市、示范單位、示范園區(基地)創建工作,加強對已授予稱號的示范城市、單位和園區(基地)的后續管理,充分發揮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對版權產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十三五”時期,培育推出1個全國版權示范城市、10個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100個省級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
我省還將助推6個國家級、省級版權交易中心不斷完善各項功能建設,發揮好它們在版權交易、評估、質押、投資、融資等方面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挖掘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西區、青島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東區、臺兒莊國家版權貿易基地3個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貿易基地)和3個省級版權交易中心的潛能,在全省初步形成東西兩翼帶動中間凸起的版權貿易服務架構,為版權產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將著力鞏固和擴大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推廣應用優秀國產軟件產品,實現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軟件正版化率達到85%以上。
記者 趙琳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