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21日消息 發力“智能制造”、投資百億元大項目、“藍色引擎”發力……2016年青島西海岸多舉措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71億元,增長12.3%,總量位居國家級新區前三強、超過省內6個地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3億元,增長11.3%,總量超過省內9個地市。新增規上企業483家、占全市的45%,總數近2000家。
青島西海岸新區城市面貌 (陳士春攝影)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轉型發展 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內的海爾工業4.0示范基地,也是生機一片——作為全球首個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該項目已經于2016年10月正式投產。
“全流程智能互聯,是我們的突出亮點。”項目總監楊偉欣介紹,“從設計、安裝直至投入使用和后期維護,全球用戶都可以在任何地點和時間向工廠發送需求,定制個性化產品,進行全流程參與。”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轉型發展戰略,年輕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活力迸發,引領發展新高度。2013年至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3.6%。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36.1%提高到52.4%。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1.8%提高到30.2%,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
發力“智能制造”,刷新發展路線圖 壯大實體經濟,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重點構建海洋新興產業、新經濟模式引領的“616”產業體系。引進產業項目1000余個,總投資近萬億。
“我們重點做強六大支柱產業,做高十大新興產業,做優六大特色產業。”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薛清平說,目前,家電電子、船舶海工、汽車、橡膠四大集群產值均占青島市“半壁江山”,家電電子產業基地成為青島市首個千億級產業聚集區。
作為家電行業的杰出代表,海爾率先搶占了第四代工業革命先機,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項目具備10類中央空調產品生產能力,年產能33.8萬臺。
雙星集團全球第一個商用車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同樣以工業4.0概念推動著轉型升級。這條近1000米長的生產線,實現了從定制、排產、送料、檢測、倉儲、評測的“全程智能化”。
“雙星三年前就開始致力于淘汰落后產能、轉型升級。”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增敏說,“‘工業4.0’工廠的硬件設備80%是我們自主生產的,這條生產線應用后,雙星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6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勞動生產率是過去的3倍以上;2016年上半年,銷量、收入同比增長60%以上,利潤增長100%以上。”
四年多來,新區出臺促進產業發展十大政策,累計完成技改投入300億元,新產業、新業態、新制造模式不斷涌現。2016年,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9.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4%。
百億級大項目崛起,勁添發展“強引擎” 2016年10月18日,美國好萊塢,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璀璨亮相。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面向全球電影企業發布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吸引了全球電影人的目光。現場,9家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簽約,東方影都、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等27個百億級龍頭項目,讓這個總投資500億元的項目名聲遠揚。
目前,該項目影視產業園15個攝影棚、11個置景車間已經啟用,萬達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大劇院、4個星級酒店、游艇會所完成主體施工;近百家影視公司完成注冊,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2》已入駐拍攝。
“借助世界級標準的硬件設施和50億元影視產業發展基金,一條涵蓋創作制作、技術研發、影視拍攝、后期制作、人才培養的影視全產業鏈正在新區加速形成,將引領國內影視產業走上影片‘工業化定制’新紀元。”青島西海岸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總經理苑梅琳說。
與東方影都比鄰而居,總投資220億元的慧與軟件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將打造大數據研究中心,建設“未來城市綜合實驗區”,構建一個全球化、專業化的大數據全產業鏈,為全球提供領先的大數據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國數都”。目前,該項目體驗中心已完工試運營,2017年將完成部分主體施工。
沿新區濱海一線西行,又一項改變城市定位之作——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正加速崛起。該項目作為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的重要載體,總投資500億元,將建設東北亞地區展館面積最大、功能最完善、科技水平最高的綜合展覽中心,成為青島市和新區城市建設的新名片、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新引擎、國際交流合作的新空間。
在新區2127平方公里的陸域上,27個百億級項目已經構筑起宏大矩陣,成為引領新區發展“強引擎”。
“藍色引擎”發力,揚帆領航深遠海 作為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第九個國家級新區,“藍色”無疑是青島西海岸的底色和亮色。船舶海工、港航物流、海洋生物等藍色經濟,成為新區揚帆深遠海的“藍色引擎”。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1.8%提高到30.2%,占青島市總量的三分之一。
新區海西灣修造船基地,相較于國際船舶航運業低迷不前,這里卻是一派熱火朝天。海西重機等企業把生產重點轉向海工裝備,中海油、中石油海洋工程、武船麥克德莫特3家企業相繼承接俄羅斯亞馬爾項目,推動了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今年1月,“大橋海鷗”號交付使用,極大提升了我國海洋橋梁建設的能力。這條3600噸起重船,是目前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起重船。該船由海西重機自主研發、設計、制造和安裝,攻克了軸孔裝配精度百絲以內、Q690E高強鋼的焊接等技術難題,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船體由武船重工制造,采用箱型船體、縱骨架式、單甲板鋼質焊接結構、艏艉流線型、方艏方艉,適用于我國沿海及近海的大型橋梁和設備的吊運、安裝。
在青島“新五朵金花”——“海洋之花”青島明月海藻集團,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幕:一卷白色醫用繃帶沾血后,瞬間凝固成膠條狀,出血的傷口不僅不會再跟繃帶粘連在一起,而且還能快速愈合傷口。公司副總裁李可昌介紹,這種神奇材料的成分之一便是海藻的提取物——海藻酸鈉。李可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噸海帶8000元,從中提取出海藻酸鈉,做成海藻纖維,再做成終端藥用輔料,就變為240萬元,價值是成本的300倍。”
目前,明月海藻集團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業,并獲批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全國首個海洋生物領域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6年,新區完成海洋生產總值866億元,同比增長21.3%,比青島市高5.27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連續三年青島市排名第一。
通訊員 王文輝 韓麗 文 王君莉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