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新媒體專電 題:“新華社天宮二號電”是怎樣煉成的?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大家好,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當無線電波載著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太空特約記者”的聲音穿越遙遠距離回到地面,人類的太空報道翻開了新的篇章。
從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厲害了!景海鵬、陳冬成為“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成為刷屏之作,到返回艙帶著兩名航天員成功著陸,終結篇視頻《史上第一堂“天地聯講科普課”開講啦!》推出,33天、210條稿件、40期節目、2。9億次閱讀量、13萬條留言,新華社在對天宮二號與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報道中使出了“洪荒之力”,創造了無數個“第一”。
兩位航天員如何成為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是怎樣形成的?那些耳熟能詳的報道背后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國家隊”之間的強強聯手 開創“天地結合”報道先河
作為中國航天史上時間最長的太空駐留任務,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在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的同時,各大新聞媒體也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作為新聞媒體的“國家隊”,國社也是腦洞大開,想把景海鵬、陳冬兩位在軌航天員“發展”成為新華社特約記者。
在距發射僅半個多月的一次座談會上,新華社相關領導提出了這個設想,并指揮團隊立即付諸實施,在與有關部門密切溝通、反復磋商后,這事居然成了!國家通訊社與國家級重點工程的“強強聯手”就此產生。
在此基礎上,新華社開創了“天地結合”的報道形式——首開世界新聞史上記者從地球之外發回報道的先河,兩位航天員以“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的身份在太空進行現場報道,以自述方式報道在太空的工作生活;三名85后年輕航天人擔任地面“航天主播”,推出“天馬行空33天”系列,介紹天宮二號和神十一任務,并揭秘地面工作人員工作情況,與“太空日記”形成“天地呼應”。
2016年10月19日,航天員進入天宮二號第一天,參與報道的兩位新華社記者李柯勇、鄭曉奕終于等來與航天員天地通話的機會。“大家好,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上天“第一夜”你們會失眠嗎?天上第一餐吃得怎么樣呀?太空艙里舒服嗎?李柯勇和鄭曉奕把從海內外網友征集的問題拋出。
景海鵬一一作答。當日,新華社播發了第一篇以天宮二號為電頭、以景海鵬為特約記者的“太空日記”《“米飯面條加熱完后就忘吃了”》。報道一經推出,在海內外立即引起關注,24小時內閱讀量過千萬次。BBC記者羅賓·布蘭特通過個人認證賬號發文評論稱:“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報道比BBC的報道領先一步。”
史上首堂“天地聯講科普課”開講 感受航天員“吸引力”
11月18日晚6時,《全球首堂天地聯講太空科普課》同步登入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黑龍江衛視、樂視視頻、優酷視頻。報道被各大媒體轉播,在許多中小學生中也引發了新一輪的“航天熱”。青少年朋友們在感嘆太空奇妙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航天員就在身邊的“吸引力”。
“太空日記”終結篇《史上第一堂“天地聯講科普課”開講啦》采用天地航天員聯手講課的方式,由兩名航天員與地面航天員王亞平一起客串“太空科普老師”,拍攝制作成一期長20分鐘的專題片。
12月24日,恰逢景海鵬50歲生日。國社在新媒體終端發起了“為景海鵬叔叔畫生日禮物”的活動,僅兩天就征集到上萬份來自海內外小朋友的祝福。景海鵬看了小朋友手繪作品和視頻祝語制作的電子賀卡及短視頻非常感動,在接下來的《太空日記》中,他表達了對孩子們的感謝與祝福,并鼓勵小朋友做“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人”。
報道播發后引來“點贊”無數。網民“LS”說:“喜歡這種暖民貼心的交流方式,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孩子,關心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激發更多的人對科學與探索的熱情。”
航天員“走進”直播間 揭秘“天地采訪”的背后
讓航天員的聲音直接走進新聞直播間,這是國社之前從未有過的報道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突破,困難可想而知。
“今天拍不成了,確實沒有弧段,航天員要休息了。”當航天員中心一位負責同志走進新聞中心,開門見山的一句話直接給苦苦等待了十多個小時的報道組成員潑了一盆冷水。這已經第五次“無果而終”的等待了。
一次天地通話采訪需要滿足多個條件:航天員與地面工作人員按計劃完成任務交接;航天員工作強度適中,同意進行天地通話;航天器飛行的軌跡(也稱“弧段”)被衛星信號覆蓋……
“又一個弧段過去了,再等等看吧,接下來是今天最后一次通話機會了。”從密話間里傳來的消息不好不壞,卻始終揪著所有人的心。“快進,還有七分鐘的時間!”一瞬間,隨著一個命令式的口音,所有人魚貫進入了與航天員通話的密話間,房門關上后,20秒鐘準備妥當,開機!
“景海鵬指令長、陳冬,你們好!我是新華社……”歷史上第一次中國航天員“天地采訪”報道夢想照進了現實。這屏氣凝神的7分鐘轟動了全國。“天地采訪”的背后,凝聚了國社記者的堅守與執著。
[編輯: 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