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婁花 報道
半島都市報1月9日訊 1月9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獲悉,2016年,夏糧、秋糧平均畝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全市糧食種植面積減少,青島市全年糧食總產量下降5.11%。2016年青島市糧食總產量為304.99萬噸,與上年相比減產16.41萬噸。
其中,夏糧總產144.95萬噸,比上年減產8.57萬噸,降幅為5.59%;秋糧總產160.04萬噸,比上年減產7.84萬噸,降幅為4.67%。
面積和平均畝產呈現雙降格局。2016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總面積為720.35萬畝,同比減少2.60%。夏糧播種面積359.43萬畝,同比減少2.57%;秋糧播種面積360.92萬畝,同比減少2.64%。全市2016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423.40公斤,比上年減產11.17公斤,同比降低2.57%,其中夏糧平均畝產403.31公斤,同比降低3.09%;秋糧平均畝產443.43公斤,同比降低2.08%。
從分區市情況來看,五個產糧大市(區)2016年糧食總產量合計達到304.01萬噸,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99.68%。其中,平度市依舊是全省第一產糧大市(區),其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41.47萬噸,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46.4%。平均畝產方面,夏糧位于前三位的區市,分別是平度(453.27公斤)、萊西(406.69公斤)和即墨(357.99公斤);秋糧位于前三位的,則是平度(501.22公斤)、萊西(457.77公斤)和嶗山(414.81公斤)。
分析 播種面積減少、旱情致減產 為何減產?記者采訪獲悉有兩大因素造成。近年來青島地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呈逐年減少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建設用地增多。膠東國際機場、青連鐵路等多個大型項目投入建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導致耕地總面積相應減少。二是種植結構調整。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糧食價格長期低迷造成種糧比較效益偏低,導致部分農戶轉向種植其他農作物。另外,膠州的馬鈴薯、萊西的胡蘿卜、平度的蔬菜等農作物種植形成規模集聚效應,播種范圍逐步擴大,也對當地的糧食種植面積造成一定的擠壓。三是政策導向變化。糧食安全目標由保產量轉為保產能,新增惠農補貼向種植大戶傾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普通農戶種糧的積極性。
2016年,青島地區遭遇較為嚴重的旱情。受嚴重的旱情影響,青島地區夏糧播期歷時45天,較常年延遲1個月左右,有相當一部分麥田沒有形成有效的冬前分蘗,三類苗比重明顯高于往年,拔節期蓄水不足,整體長勢偏弱;秋糧則是前期群體適宜,長勢健壯,但花粒期氣溫偏高,部分地塊授粉不良,灌漿期旱情發展加劇,玉米等主要秋糧作物出現水分虧缺,生長發育延遲,灌漿嚴重不足,產量下滑較大。
建議 構建農民應對風險“安全網” 如何保障糧食產能?記者采訪獲悉,落實各項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嚴格抑制土地非農化、耕地非糧化傾向,積極引導基層農戶改變冬小麥、夏玉米的傳統雙季耕作模式,根據實際消費情況和市場供需變化,逐步擴大大豆、綠豆、紅小豆、谷子、高粱等小品種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比重,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
加快構建幫助農民應對風險的“安全網”。建立小麥“一噴三防”、病蟲害統防統治、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的常態化專項補貼機制,完善農業防災避災預案,推動救災工作制度化,減少農民因災損失。加大財政補貼力度,不斷提高財政對主要糧食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擴大主糧保險的覆蓋面,全面提升保障水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