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考隊員進行深海潛標玻璃浮球和聲學釋放器的回收。
半島記者 徐杰
1月2日清晨,伴隨著朝陽,“科學”號科考船順利抵達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島碼頭,圓滿完成了2016年熱帶西太平洋綜合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本航次成功維護升級了我國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網,獲取了2~3年的深海數據,并首次實現了深海觀測數據實時回傳至岸基科學家辦公室,破解了世界級難題。
遠征54天“科學”號凱旋 1月2日一大早,記者來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薛家島碼頭,“科學”號正在緩緩靠岸。列隊站在甲板上的科考人員和工作人員,紛紛揮手向岸上前來歡迎他們的人致意。記者了解到,“科學”號本航次于2016年11月10日出發(fā),距離前一次科考歸來僅休整了約十天時間。本航次原計劃用時57天,實際歷時54天,航程7800余海里,全年度出海時間超過了300天。
緩緩靠岸后,記者登上了這艘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科考船。來到甲板上,工作人員正與岸上的同事忙著整理歸集科考設備,一個大鐵籠內放置的黃色大球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是玻璃浮球,黃色外殼包裹保護著的是兩個扣在一起的兩個玻璃半球,“這種設備用來給水下設備提供浮力,即便在深海極端環(huán)境下,也能保持高度可靠性。”工作人員說。
而在旁邊一處篷布捆扎的設備前,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深海潛標實時回傳信息的水面浮體,這個“頭大腳小”的設備外形像個圖釘,可以克服海上的風浪牢牢“釘”在海面上,一方面能固定標示海底潛標的位置,另一方面將海底的潛標觀測到的各種數據通過衛(wèi)星回傳到實驗室。
這次航行破解世界級難題 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王凡研究員介紹,本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tǒng)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組成部分,成功回收2015年布放在熱帶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的11套深海潛標和300余件觀測設備,并重新布放14套深海潛標和440余件觀測設備,刷新了單一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潛標觀測設備數量最多的世界紀錄。
王凡介紹,本航次還有個最大的亮點,那就是首次成功實現了部分深海潛標的觀測數據實時回傳,科學家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實時掌握大洋的動力狀況。“我們和聲學研究所等單位聯(lián)合技術攻關,研發(fā)了無線水聲通信和有線數據傳輸兩種方案,在本航次中都成功得到實施。”王凡稱,數據的實時傳輸,改變了以往潛標數據只能每年回收一次的情況,破解了世界級海洋觀測的難題,這將為國內外利用潛標陣列監(jiān)測和預報海洋環(huán)境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航次科考隊隊長、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員張祥光告訴記者,本航次科考取得了驕人成績,但背后克服的困難也讓人難以忘懷,“如果我們返程再晚一兩天的話,可能就被臺風給擋住了,科考過程中也遭遇了一次臺風。”張祥光介紹,時下處于北半球的冬季,在部分科考海域,寒潮引發(fā)的涌浪很大,給科考隊員們帶來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考驗,在西太平洋海域,有一處潛標甚至被漂散的漁網纏住,他們費了很大的工夫才擺脫漁網的纏繞,順利收回潛標。
為大洋觀測網建設提供示范 談及本航次的重要意義,汪嘉寧介紹,科考調查內容還實現了多學科、多尺度和多水層的全覆蓋,更加突出對1000米以深,深海大洋的觀測,對海洋小尺度湍流混合的全水層精細化觀測。通過對觀測網絡設備的維護和優(yōu)化,大洋上層洋流觀測的垂直分辨率已達到8米,大洋深層洋流和溫度觀測的垂直分辨率達到500米,全部觀測要素的時間分辨率達到1小時。
此外,西太平洋潛標觀測網經過我國科學家3年多的自主建設,成功獲取了熱帶西太平洋代表性海域連續(xù)2~3年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標志著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絡實現穩(wěn)定運行,確立了中國在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和研究的國際領導地位,將為我國科學家探索研究熱帶西太平洋環(huán)流的三維結構、暖池變異及其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寶貴數據資料。
而且,通過對3年來航次調查的大數據統(tǒng)計分析,量化評估了各項工程技術指標,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觀測網建設和維護的科學工作流程,用于指導航次的科學規(guī)劃、潛標的優(yōu)化設計和作業(yè)的合理安排。潛標布放和回收作業(yè)實現了標準化、批量化和常態(tài)化,將為我國大洋觀測網建設提供示范。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