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記者 婁花 李曉哲 郝園園
圖/半島記者 陸金星 孟達
“展山東金融力量,繪齊魯財富版圖。”為期三天的首屆山東金融博覽會暨金融+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完美收官。此次大會博覽會+論壇雙軌模式,既是對山東金改三年碩果的展示,更是對山東未來更深層次金融改革的建言獻策,日月輝映。可以說,此次金博會在省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它擦亮了山東的“金”字招牌。
全面展示全省金改成果 12月23日至25日,由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濟南市人民政府指導,大眾報業集團聯合濟南市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辦的首屆山東金融博覽會暨金融+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濟南圓滿舉行。首“金”并非易事,它的成功舉辦背后有諸多方面的努力;但它的成功舉辦又是必然,山東三年金改的碩果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它搭建起金融與產業對接的高端平臺,也必將推動山東金融改革向更大范圍、更深層次邁進。
山東金改22條提出了多項國內金融改革的創新,因此也備受矚目。此次金博會在山東金改三年后舉行,在“十三五”開局之時召開,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全面展示了山東金改的豐碩成果。省政府把金融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以2013年“金改22條”出臺為起點,各項金融改革深入推進,金融體系逐步完善,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青島財富管理中心取得新的突破,地方金融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有力地支撐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不光濟南、青島,此次金博會上,像臨沂、聊城等地市的金融改革和發展也受到了關注。聊城市副市長馮藝東在“市長論壇”環節亮相,他說,就在濟南西90公里的聊城,有很好的工業基礎,“比如中通客車、泉林紙業、東阿阿膠等,其實我們這3個企業都對霧霾的防控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此次金博會上透露,聊城市金融產業也是亮點紛呈,該市成立了國內首支市級掛牌企業股權質押融資增信基金,和省內第四支市級政府直投基金等。談到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推動,馮藝東說,我國要從稅費改革、金融體制創新等方面做文章,讓制造業輕裝上陣。
當前山東正按照中央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嚴防金融風險,著力推金融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達到540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6%左右,基本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競爭有序、風險可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讓金融飛入尋常百姓家 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初明鋒在金博會即將閉幕之時,對活動影響贊賞有加,他說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證明我們各行各業、社會公眾對金融的關注度是高的,參與的熱情也是高的。而且我們這一屆金博會,個人感覺也是一個良好的起步,希望我們能夠保持這樣一個好的勢頭,把我們的金博會打造成一個品牌性的活動。”初明鋒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閉幕,我國金融改革還在持續深入地推進,大家齊聚一堂,探討供給側改革與金融未來發展問題,對指導和推動我省下一步的金融改革、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可以說,這次金博會讓金融離老百姓更近了。高桂英是濟南市民間面塑藝術家,在此次展會上,她帶著自己的學生將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塑藝術品呈現出來,而她的這些學生都是一些貧困大學生等,她免費教這些學生面塑技藝,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人們可能會問,面塑跟金融有什么關系?但就是這么一項文化公益項目,在金融的幫助下走得更遠,“我們跟山東產權交易所、《大眾日報》合作推動這個項目,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市長都關注到我們的項目,給我們在黑虎泉附近特批了個地方,我們每周都會在那里開課。”
金融與百姓的貼近,還體現在各個金融機構通過手機應用、高科技客服產品的開發等,讓百姓共享金融改革的實惠。還有就是政府成立平臺公司、與資本合作、推動PPP項目等形式,讓金融資本造福百姓。李滄區就通過成立平臺公司的方式,開展了轄區內的海綿城市試點工程,還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李村大集問題,盤活現有資源,實現更多可能,讓百姓享受更多實惠。
為進一步金融創新“備戰” 活躍的金融市場離不開政策引導和智力支持,本屆金博會還邀請到了國內金融領域的權威專家和資深人士,聚焦經濟新常態下山東金融改革模式以及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設探索,深入探討如何發揮金融的產業發展引領功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2017年確定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重點要在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振興實體經濟上下功夫。
作為首屆山東金博會,這次活動集成果展示、項目對接、學術研討為一體,對于聚合金融資源,推進金融和實體經濟整合發展具有實際意義。金博會現場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的展位上,山東省運動隊就為34支專業運動隊招商。“山東省體育局此舉是為了加快社會力量辦運動隊模式探索,拿出這34支省級精英隊伍尋找合作方,這也是山東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近期運作的幾個大項目之一。”展位講解人員介紹,山東體育產業交易平臺是山東產權交易中心與省體育局合作搭建的服務于我省體育產業資源流轉的市場化體育資源交易平臺。
金融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關鍵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自上而下的頂層謀劃和設計。但同時由于各地的發展不平衡、情況非常復雜,也需要地方自下而上的積極探索、大膽作為,為金融改革積累經驗、闖出路子。這也是此次首屆山東金博會舉辦,并將論壇的主題定位在“金融+實體經濟”這一層面的意義所在。
■大咖建言
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在此次金博會上,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四十人專家姚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原主任、東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等諸多重量級業內大咖,對于山東進一步金融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給山東及各地市的金融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
金融與實體的共生共榮 格力董明珠的一句話引起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大討論,一系列的新聞事件促使人們開始探討資本在經濟發展中要扮演一種怎樣的角色?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在金博會上找到了答案。
在林毅夫看來,金融的功能主要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發展。他對產業進行了分類,并給出了每種類型金融支撐的方案。“根據我們現有產業跟世界產業前沿的差距,我把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領先型、退出型、彎道超車型和戰略型。”林毅夫表示,我們的產業大部分在中低端,這就需要已有的產業進行技術升級、產業升級。學習技術,其中越來越多的國企通過兼并等方式來取得技術;還可以到這些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去設立研發中心;國內組織攻關是第三條出路。
而戰略型企業,總靠中央財政是不行的,要讓資源在市場中起決定性作用。“‘十三五’規劃期間維持每年6.5%以上的增長,有相當大部分需要投資,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是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提高勞動生產率。把這些產業劃分清楚了以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就可以跟各個產業的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相對接。”
直接融資的后發之勢 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是金融的兩翼,中國的巨額儲蓄產生了“美麗的煩惱”,“降低巨額儲蓄,應該大力發展直接金融。”姚洋認為,直接金融不會產生新的貨幣,可以使資金供需方直接發生交易。目前,股市擴容的速度在加快,幾乎每天3家企業上市,但也只有3200多家企業。我國股市容納1萬家企業是合理的。此外,發放國債有利于用好中國巨額儲蓄。政府發債可以做什么?他建議改善民生,嘗試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提升我國的教育水平;投入資金徹底治理環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解決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作為任務之一,結合中國巨額儲蓄現狀,姚洋建議發放有針對性的債券,補貼三四線城市老百姓購房。這樣既能去庫存,也能去杠桿。
低利率或成未來方向 金融部門應該如何支持實體部門的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原主任、東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處理好金融部門與實體經濟部門關系,是個很大的難題。“國家長久和平、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之后,社會積累大量存量財富,金融部門規模勢必膨脹。存量財富只能從實體經濟部門獲得回報率,而隨著人均GDP水平的提升,經濟增速、也就是實體經濟部門創造新財富的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不足以為龐大的金融部門提供回報。因此,降低利率水平,是金融部門支持實體經濟部門最有效的途徑。中國需要進入低利率時代。”
張岸元認為,現在全球實行負利率的,都是全球最發達、治理結構最良好的經濟體。負利率相當于存量財富對GDP增長進行補貼,未必就是壞事。
當前各地政府都在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在談到政府與金融的合作模式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時,張岸元認為,政府與金融、與金融機構無論采取什么合作方式,資本都要逐利,政府還是要把經濟職能與社會職能區分開,“政府主要應在增進信用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風險小了,融資成本會有所下降,政府支出壓力會有所下降,最終人民承擔的稅負也會有所減輕。”
金融的供給側改革 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已成為我國金融業的核心任務之一。董希淼說:“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支撐,金融供給側改革應聚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直面金融供給環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手抓’,創新和加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供給的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服務好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金融供給側改革,最終目的還要落實到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身上。
董希淼認為,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根本途徑必須立足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的需求,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手抓”。而要做到這些,首先應該立足需求導向,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積極推進主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以及股權眾籌市場建設,協同發展場內和場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債券和期貨等分層有序、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提高直接融資占比,拓寬企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還要立足問題導向,加快銀行業機構改革創新,主流銀行機構應深入落實人民銀行、銀監會要求,針對當前服務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的突出問題,從推進科技金融、發展互聯網金融、踐行綠色金融、推動開放金融和開展普惠金融五個方面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把國外企業招商引資過來,也是追趕型企業在進行技術升級、產業升級能用的方式。這些當然都需要金融提供支持,通過增資、銀行貸款等方式來操作。
——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我國的巨額儲蓄,實際上是由兩三代人積累而來,這些儲蓄要用好,不能看著它一步步貶值下去。今天,我們要抓住中國巨額儲蓄的機遇,通過直接金融、政府發債的方式,轉化成生產力、轉化成老百姓福利的提高。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四十人專家姚洋
降低利率水平,是金融部門支持實體經濟部門最有效的途徑。中國需要進入低利率時代。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原主任、東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
■金改樣本
黃河中下游崛起
產業金融中心 目前濟南擁有46家銀行、9家集團財務公司、86家保險公司、33家證券公司……在省政府發布的《山東省金融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桂花綱要》中提出,推動濟南市大力發展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消費金融等,加快推進中央商務區等核心區建設,引導帶動省會城市圈金融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末,將濟南建設成為黃河中下游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性產業金融中心。
濟南市副市長張海波在此次論壇上就說,“為什么濟南要打造產業金融中心?”他表示,“濟南發展金融產業總的思路叫‘138’,就是圍繞著一個產業金融中心,有三條路徑、八大舉措,以此創新產業和金融融合的模式,打造更多的產業金融要素市場,優化金融的生態環境。”
發展金融產業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政府部門的共識,濟南市也是上下一盤棋,從市到區,痊愈統籌,錯位發展,各憑優勢,謀求共贏。這一點,從此次金博會上濟南各區的展位上就能看出。幾乎每個區都有一個金融定位和發展規劃,相信將每個區的金融藍圖有機地拼在一起,就是整個濟南乃至輻射山東省的金融產業發展藍圖。
據了解,目前濟南高新區已聚集金融類企業500多家,為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前來落戶,濟南高新區正在加大對金融載體的建設,投資400多億元打造的漢峪金谷項目,總面積高達260萬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大引進各類金融總部,中泰證券、海洋投資、郵儲銀行、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均已簽約入駐。2017年濟南高新區金融和類金融企業有望突破1000家。
再將目光投到濟南市歷下區。該區201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71億元,其中金融業增加值268億元,占全濟南市的42%,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1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縣區級發展主體第二位。今年,歷下區在3.2平方公里的濟南中央商務區范圍內,將打造聚集高端業態和總部的經濟集聚區。目前已經吸引了65家金融機構入駐。
濟南市歷城區獲批建設“全省民間資本支持創新創業試驗區”,民間資本對雙創的推動讓這里顯得充滿民間活力。歷城區大力引進培育各類民間金融組織和投融資機構,全力打造新型金融示范區。未來,歷城區將在股權眾籌試點、投貸聯動、私募基金發展、新型金融組織設立等方面取得突破,探索金融支持創新創業的新路徑,與濟南的中央商務區、漢峪金谷等區域實現錯位競爭,為加快建設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發揮應有的作用。
此外,濟南市市中區將繼續發展壯大金融產業規模,集聚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培育發展金融業新業態,打造以金融產業為龍頭,以現代商貿、信息通訊、文化休閑、商務服務、家政養老為產業支撐,以金融商務、商埠文化、創意休閑為特色,以產城融合發展為導向的金融產業發展新格局;長清區近年來以建設省會輻射魯西南的濟南西部金融中心為目標,著力健全金融組織體系,穩步推進企業掛牌上市,不斷提高監管工作水平,努力改善金融環境,金融業快速發展,該區還依托大學科技園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探索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建設,成立了總規模4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幫助解決齊魯創新谷入住高科技企業創業融資難題。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