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12月24日訊 今天,大學生們的“年終大戲”——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拉開序幕。受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統考的因素影響,多地報名人數出現大幅增長。在考試紀律方面,在校生作弊或被開除學籍。
考研人數創新高,預計整體增幅約20% 在職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這一政策調整很大程度上帶動2017年研究生報考熱。
報告顯示,今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大幅增長。江蘇、北京、遼寧、黑龍江、江西等地人數增幅分別達到24.8%、20.8%、20.2%、18.6%、18.5%。報告預計,整體增幅將在20%左右。其中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顯,北京、江西的報考人數占比達到13.1%、10.7%。
據悉,今年9月,教育部正式下發《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2月1日以后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其學歷學位證書由原來的只頒發學位證書(單證)改為同時頒發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雙證)。
通知出臺后,70%的考生選擇“支持”。而對于通知中要求的研究生培養單位對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不少考生表示懷疑。報告顯示,僅有32%的考生認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夠保證同等教育質量。
報告指出,“985”“211”重點高校研究生報名人數居高不下,其中山東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較去年猛增28.8%,報考南開大學的人數增長11.58%,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增長超過10%。
此外,報告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碩士研究生各學科(不含藝術學科)招生情況來看,工學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管理、醫學。其中,超半數學科招生規模逐年加大,僅有文學、哲學、歷史學招生規模保持平穩甚至有所下降。
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統考 與往年相比,2017年考研的一大變化是,在職研究生首次納入統考。這也意味著,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試首次統籌管理、合并進行。
以往,在職人員報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參加每年舉行的全國聯考,但教育部已明確,今年起不再組織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
據了解,今后,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工作,將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納入國家招生計劃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根據教育部此前印發的《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
考研作弊將受嚴懲 在校生或被開除學籍 每逢全國性大型考試,考試紀律都會被主管部門一再強調。在今次考研前,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違規違法行為的舉報電話,還提醒廣大考生,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相關考試作弊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此前,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明確,對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其中,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試工作人員,由教育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違法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其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規定》要求,對在招生工作中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招生管理規定行為的招生單位、招生考試機構、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及其招生工作人員,一律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號)嚴肅處理,并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還將按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實行問責。
考研熱的背后是就業壓力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考研熱已成常態。考研熱的背后往往是就業壓力。中國教育在線針對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動機進行在線調查,數據顯示,35%的被調查者選擇“本科就業壓力大,提升就業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因“繼續深造,提高學術研究能力”選擇考研的人仍占不小比重,達到31%。另外有19%的被調查者是“為了獲得學歷、學位證書”而考研。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高校一個新的競爭領域和晴雨表,高校也在承受著不小的壓力。
(綜合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消息 統籌:毛德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