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陽路社區趙敏。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晨
實習生 董璐璐 閆政
11月23日上午,魯陽路社區合唱團開始了一周一次的練習。只見十多人坐著小凳子,手拿簡譜正認真地唱著。而站在最前面,時而彈起電子琴,時而揮著手勢指揮的,便是大伙兒的老師——今年58歲的趙敏。
“我們合唱團成立了一年多時間,后來沒人教了,沒辦法我就自己過來教。”11月29日上午,剛剛結束練習的趙敏這樣對記者說道。由于合唱團的聲樂老師要求是義務教學,沒有報酬,而且又是教那些幾乎沒有聲樂基礎的老年人,所以一直沒有招到老師。無奈之下,魯陽路社區第四支部書記趙敏便在社區擔起了聲樂老師和指揮的角色。
“合唱團里都是中老年人,有些在老年大學里學過,就幫忙調調音,而那些零基礎的,都要從識譜開始教。”因為趙敏系統地學過聲樂、教學法、琴等,涉及面廣泛,所以在聲樂和指揮方面得心應手。在教學上,也是借鑒了自己當幼師時的經驗。“過去哄小孩,現在哄老小孩,小孩心里還沒別的東西,老小孩心里還裝著東西,也是耐心活。”趙敏笑著跟記者說道,“老人就跟孩子一樣,教他們唱唱歌跳跳舞,文體這方面活躍起來了,大家就挺高興。”
除了要照顧到隊員的心理,趙敏在專業教學上也有自己的招兒。“你跟他們講深層次的樂理他們不懂。就拿運氣來說吧,講從你的鼻音順著墻往房頂上走,他們就知道了。”趙敏欣慰地告訴記者,隊員們現在識譜的能力已經挺強的了,以前有些簡譜都不認識,都是從零開始教的,“講切分音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一個大饅頭就是一拍,切開就是半拍。對于零基礎的老人們來說,每次取得一點進步就挺高興的,跟孩子一樣。”趙敏始終認為,唱歌不是喊的,它是一種感情,一種喜樂。“比如說我們唱《快樂的好朋友》那首歌,你跟他們講感情,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唱感情,我就跟他們說要看著面前的鏡子,想象著大家見了,手拉著手,笑笑。一看鏡子里大家都笑了,自己也被感染了,就笑了。”趙敏邊做著示范動作邊說。
魯陽路社區成立的文藝團體多種多樣:模特、太極、舞蹈、葫蘆絲……能有這么多優秀隊伍,這跟大伙之間的配合協調分不開。除了在合唱團教大家,同樣擅長舞蹈的趙敏在別人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去幫把手。“我們社區節目現在完全能拿得出手,像納涼晚會我們就沒向別的社區借人,自己就全包了。”談及合唱團以后的路,趙敏說道:“葫蘆絲隊前些天參加了一個大型比賽,大伙兒都得了參與獎,挺高興的。有機會我也想讓他們上臺表演一回,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過這個經歷,體驗下在大舞臺上表演的感覺。”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