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國際院士港位于青島李滄區生態商住區的金水路上東段,如今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的青島國際院士港設施先進,配套完善,目前已經吸引了40名院士親臨園區參觀考察,其中,袁隆平 、王玉田、周壽桓等10名院士已成功簽訂合作協議,正式落戶青島國際院士港,還有13名院士正在密切洽談中。預計到明年年底院士港將達到滿園狀態,將有總計30名院士簽約入駐。
為院士量身定做
11月23日,記者走訪了青島國際院士港,其位于李滄區金水路171號,毗鄰2014年青島世園會原址,比鄰濱海大道 、中國海洋大學,占地面積約88畝,建筑面積19.6萬平方米,共建有26棟多層辦公樓,面積約7.2萬平方米 ;3棟高層辦公樓,面積約6.4萬平方米 ,是青島市內唯一一個多層 、低密度、高舒適性花園辦公園區。每座帶獨立院落的單層小樓,都像是為院士“量身定做”的科研、工作、生活的結合體。
據悉,青島國際院士港于2015年6月3日開建,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根據未來發展要求,青島國際院士港進行了整體布局和功能區域劃分,包括院士創新創業區,博士創業孵化區、創業加速區,人才公寓以及商務配套區。院士港重點涉及網絡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高端設計等產業領域,目標是引進各國世界級水平的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以及海內外博士團隊。
“青島國際院士港正式運作以來,共接待40名海內外院士親臨園區參觀考察,包括王玉田院士、周壽桓院士、袁隆平院士等10名院士已成功簽訂合作協議,其中有2名是國外院士,8名是國內院士,我們計劃到年底能簽約13位院士。”青島國際院士港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都文杰介紹說,園區正在建立院士資料庫,按照院士資料庫的范圍甄選院士簽約合作,預計到明年年底將達到滿園狀態,即能簽約入駐30名院士,其中包括25名全職院士和5名柔性院士。
產生“院士集聚效應”
“院士集聚效應”在項目運作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王玉田院士最為看重的就是這一效應,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科技是多方面的合作交叉,高精尖的學科和研發團隊只有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產業化效應才能放得更大。在院士港,有各個領域的頂尖團隊聚集在一起,這是創業的絕好條件 !”
根據園區院士的引進規則,全職院士每年來院士港辦公的時間不少于3個月,是項目第一大股東并持有不低于30%的股份,其團隊在青島辦公的時間不少于半年,在園區可以享受免費使用辦公場地5年的待遇;柔性院士辦公時間不少于1個月,本人持股不低于10%,可享受免費3年的待遇。都文杰表示,青島國際院士港將培養出一批科技創新和創業人才,同時實現“引進一個院士,帶來一個團隊,落地一個項目,帶動產業優化”的連鎖效應,轉化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培育出千億級產業鏈。
培育出超高價值產業鏈
在已簽約的青島國際院士港院士中,袁隆平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今年10月份,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落戶。作為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袁隆平院士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后,將擔任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耐鹽堿高產水稻、超級雜交稻和高光效應用三個方向科技成果的轉化。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位于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16號樓,計劃在膠州灣北部沿海處設立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和相關實驗室設施設備,遠期項目投資規劃將超過20億元。項目將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中心計劃于2016年底掛牌,2017年投入實施運營,4月份將開始進行海水稻試種,計劃三年內實現畝產200千克。
此外,王玉田院士主要從事治療神經疾病藥物的臨床前期和臨床期研發,進行毒品成癮、阿爾茨海默病、腦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等。周壽桓院士領導的團隊主要采取自主研發的短脈沖激光器及微炸裂生產工藝,從事脆性材料精密加工設備研發與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質量國內領先。
李滄區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希望借助青島國際院士港的運作,培養出一批科技創新和創業人才,轉化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出超高價值產業鏈,建設國內一流的院士聚集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記者 丁一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