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網11月24日訊 2016年8月,上海的孫先生在新華(大慶)產權交易所的053號會員單位久百榮(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戶,投資33萬元購買了一種名為“大慶原油指數”的產品,并根據會員單位老師的指導反復進行買入、賣出的操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指導老師承諾的盈利并沒有實現,賬戶里的資金卻已經蒸發掉12萬元。新華(大慶)產權交易所告訴記者,“大慶原油指數”并不是實物,而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因此不需要商務部等部門的批準。
入金33萬虧掉12萬 終拿補償35000元 孫先生在上海工作,除了平時上班工作之外,他還經常尋摸一些其他投資之道。“我炒過股,也買過郵票,可是都沒怎么賺錢,我就想試試其他類型的投資。”2016年8月,孫先生偶然在網絡上接觸到了原油投資,這種宣稱與國際市場掛鉤的產品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和興趣,加之聯系他的客服人員承諾了高收益,孫先生便在新華(大慶)產權交易所的053號會員單位久百榮(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戶,陸續投入了33萬余元購買“大慶原油指數”這種產品。
孫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并不懂得原油行情,也沒有見過自己購買的商品實物,所有的交易都是根據久百榮的一位指導老師的要求操作的。“他基本上每天都會給我發微信,告訴我在哪個點買入,止盈或者止損設成多少,我只要按照他說的做單就行。”出于對指導老師的信任,孫先生做單做得很勤,他希望能夠借此賺錢,改善一家老小的生活。
可實際上,孫先生陷入的卻是持續虧損的“怪圈”,一個月的時間賬戶沒有盈余,卻虧掉了12萬。虧錢之后,給孫先生喊單的指導老師卻變了臉:“不管做什么市場,都要尊重市場的交易規則,買進賣出都要按照規則技術去做。這段時間做得不好,我有非常大的責任,但孫哥你也沒有完全按照我的思路操作!”
但孫先生認為,從開戶做單開始,自己都是根據這位老師的要求做單,虧錢完全是由老師的錯誤喊單造成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涉后,我簽了一份協議書,拿回了35000元,但這與我12萬元的損失差距實在太大了。”
久百榮:是前員工個人行為 根據孫先生提供的匯總報表中,投入大約330797元,最后虧損122070元。在孫先生與指導老師的微信聊天記錄中,也多次出現諸如“293附近空單離場”、“305附近多單全部離場”、“今天沒數據,鎖倉別動,今天找機會解鎖”等語言。
16日下午,記者聯系了久百榮的杜總,他表示已經了解過其中經過,也承認之前給過孫先生35000元,“但這筆錢是之前的那位員工給的,跟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杜總表示,這35000元并不是因為孫先生在公司開戶交易產生了虧損才退給他的,所簽的協議也是前員工與孫先生之間的個人行為,并不能代表是公司的行為導致了虧損。“根據我們的交易行規,客戶在選擇某一種產品進行交易后,交易所的研究員會發布一些研究報告,但這只是一種建議,并沒有強制交易。”杜總說,為了避免讓客戶產生誤解,研究報告中還已經寫清楚了免責條款。
“前段時間孫先生來過公司,但他的行為已經干擾了公司的正常運行,我們不得已向公安機關報警。”杜總認為,孫先生的行為已經帶有了敲詐的意味,“如果孫先生還想解決這件事,那么可以選擇平和的方式溝通,或者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杜總說,如果孫先生面臨生活困難,還可以將自己的情況寫一份書面說明,由公司交給交易所,申請“人道主義補助”。
交易平臺:不接受二次投訴 在孫先生的匯總報表上,產品名稱寫的是“原油指數”,而據記者了解,無論是久百榮還是新華(大慶)產權交易所,都不具有原油現貨的交易資質。那么孫先生購買的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商品呢?
“這種產品現在已經下線了,下線得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但我們做的不是現貨,不需要倉儲。”工作人員說,孫先生說自己接觸的明明是現貨產品,為何到了交易所就變成了不需要倉儲的金融衍生品呢?
“這種產品的名稱是大慶原油指數,而不是大慶原油,是一種指數產品,并不是實物,是通過客戶的交易產生影響價格的指數。”工作人員稱,由于交易所做的不是現貨,也根本不需要經過商務部的批準。
交易所的工作人員表示,由于久百榮已經受理過一次孫先生的投訴,交易所就不會再次受理這種二次投訴的情況,如果孫先生對處理結果不滿,建議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而且這種產品已經下線了,想解決投訴也還得找會員單位。”
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