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記者 張海玉
在金壇路社區金壇路上,有一家名為興福水餃的店,老板藍月廷原本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后來成為一名創業者,雖然辛苦,但她喜歡用“收獲滿滿”來形容這幾年的創業生活。那么,她是如何走上創業之路的?又是怎樣經營和維護自己的勞動成果的?11月4日,記者聽藍月廷娓娓道來。
藍月廷今年45歲,在經營這家餃子店以前,她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丈夫在臺東八路上開了兩家餐飲店,后來又在金壇路上開了這家分店。“我對象生意上忙不過來,2012年,我就辭職給他幫忙。”藍月廷說。自此,她和丈夫進行分工,由她來管理和經營位于金壇路上的餃子店。
當了老板以后,部分經驗和做法是從丈夫那里學來的,大部分還是由她自己摸索和嘗試。無論開頭有多難,她始終堅持一個信念,就是給客戶做餃子,就像給家人做飯一樣。從餃子餡到餃子皮,每一道關,她都嚴格把控。進原料更是嚴上加嚴,所有材料必須當天購買新鮮的,而且肉不在市場上絞,必須拿回來在自家店里絞。“做餐飲是一個良心活兒,自己不吃的,堅決不給別人吃。”藍月廷說。有時候忙不過來了,她會打電話給供貨商,讓他們送菜上門。如果送到家門口的菜不新鮮,哪怕對方便宜賣給她,她也堅決拒絕,哪怕多花錢,也要賣新鮮的菜。
作為一名女老板,她有著自己的優勢,就是心特別細、考慮周全。每當有客戶吃完結賬時,藍月廷就會留意他們點的水餃是否吃完了。如果剩下很多,她就會主動與客戶交流,問他們原因,便于下一步改良。“有的剩下是因為地域差異,口味不大習慣,還有的是胃口小,的確吃不完,無論怎樣,只要對我們提出意見,我們就會及時改進。”藍月廷說。還有一些老客戶,吃完飯臨走時總要跟藍月廷聊上兩句,彼此都很熟悉了,他們有什么想法就會直說,也會給她提一些建議,只要是合適的,藍月廷一般都會采納,這也是對客戶的尊重,與他們做朋友,讓客戶對這里更有家的感覺。
都說創業,不斷創新很重要,這對于餐飲店也不例外。藍月廷只要聽說哪里餃子好吃,她就會親自過去嘗嘗,學習別人的優點。餃子店里也提供家常菜,她也時常帶著廚師去別的好店品嘗飯菜,讓廚師有更多靈感,回來創新自家的菜品。在她看來,誰也不是天生就當老板的,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才能越來越完善。
“現在忙點累點,但是感覺比上班充實多了。”藍月廷笑著說。這種充實,不光是經濟上的充裕,精神上也得到了滿足。當自己的想法通過努力,轉變成現實后,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其他無法比擬的。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