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桃子。
游客游玩。
□文/圖 半島記者 李偉豪 通訊員 尹哲
10月29日,歷時40天的“2016青島(洋河)首屆慢生活體驗節”于膠州洋河落下帷幕,與已經舉辦八屆的“青島洋河采摘節”不同,洋河人用48公里生態慢行線路串起了“秋果漫山、別樣漫游、戶外慢動、田園慢享”四大鄉村慢生活體驗組團,舉辦了“美餐慢享、慢想大地”等八項主題活動。來自青島及周邊縣市的游客走進洋河,深度體驗鄉村慢生活,為當地群眾增收2000余萬元。
有效供給,鄉村吸引力增強 “在發展旅游中,我們越來越注重前瞻性、戰略性布局,引導和鼓勵旅游從業者避免同質化、突出差異化。”提起人人稱贊的慢生活體驗節,該鎮相關負責人說出了他們規劃的“新套路”。得益于旅游產業逐步有效供給,今年的慢生活體驗節給了游客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游客量是2015青島洋河采摘節的1.5倍以上,更專業貼心的配套服務讓游客游覽更舒心,游客的好評度也是歷年來最高的一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洋河鎮緊緊圍繞膠州市給予的發展定位,以旅游供給側改革為導向,啟動全域旅游、鄉村旅游、旅游扶貧、節會升級等戰略,以“美麗經濟”引領“綠色發展”,以“遠景規劃”引領“產業發展”。先后聘請北京、上海多家規劃設計公司共同為該鎮打磨鄉村旅游發展規劃,設計多維度的旅游產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旅游配套建設,加強旅游資源配置、嚴格旅游市場治理。僅今年,該鎮新成型旅游產品17處,新建農特優品超市3處,整修道路15萬平方米,增設旅游導視系統17處,旅游市場專項治理4次……
“業態趨于豐滿、特色日漸鮮明、配套逐步完善、服務走向專業,洋河旅游業吸引力提升,越來越多的中高端旅行社和自駕旅游組織者愿意與這樣多面的鄉村游‘握手’。”青島旅行社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洋河鄉村旅游初嘗旅游供給側改革“碩果”。
全域互通,行業聚合力集結 “本來以為來洋河就是摘水果采蔬菜,真沒想到,這里不但有甘甜的水果,更有讓人靜想太空的星光公園,在滿園童趣的綠樂園,不但能吃到地道‘洋河八大鍋’,還藏著一個寓教于‘游’的昆蟲博物館。”新區來的游客姜女士說,這是第二次來到洋河,與去年相比,如今業態更豐富,從水果采摘到戶外運動、從鄉間美味到星空科普,洋河旅游把一粒粒“珍珠”串成了一串“珍珠鏈”。
隨著“旅游4.0時代”的臨近,洋河鎮更加明晰“全鎮是景區,處處是景點”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目前,該鎮已建成48公里生態慢行長廊,涵蓋全國首個城市星光公園、農村公園、綠樂園等40余處旅游項目,以及曲家爐、東王家莊等旅游特色村12個。“星光公園是國家天文臺認證的天文觀測點,我們要讓更多游客信步浩瀚星空、寄情鄉間田野。”在山東衛視兒童真人秀節目在公園拍攝間隙,公園負責人周昆告訴我們,公園選在洋河是因為這里得天獨厚的觀星條件和生態環境。而在發展過程中,他和其他景點園村信息互聯、項目互動、客戶共享,在洋河旅游這塊蛋糕越做越大。
除了園區之間的交互式發展,該鎮不斷推進產業互通,他們將“南工、北農、中旅游”調整為旅游與工業、農業互通互聯的“旅游+”模式。結合汽配產業引進沈陽通航項目,發展低空飛行、飛行培訓等項目。與北京星光集團合作,將建設火山酒店、童趣農場、童夢劇場等一批主題項目。在這些項目招引和建設中,該鎮高度重視全域旅游的差異化、互補性、協同性布局,洋河旅游初步展現出“文科融合、業態整合、產品復合”特性。
惠農富民,產業拉動力強勁 “連續8年的洋河采摘節讓咱村百姓著實嘗到了甜頭,得益于今年首屆鄉村慢生活體驗節強力拉動,粗略估算村民的收入要比上一屆采摘節多200萬~300萬元!”洋河鎮曲家爐村支部書記冷同堯告訴記者,日臻成熟的節會經濟讓老百姓賺到了“銀子”也轉活了腦子。起步之初,這個村只是果農在鄉村游中有利可圖,其他農戶只能盯著別人家掛在樹梢就變錢的果子“干瞪眼”。現如今,建農家院、開農家宴、做農耕游、租擺渡車、賣農家工藝品……老百姓賺錢的妙招越來越多,家家戶戶的日子也殷實起來。
十畝田村南的“十畝田農莊”開園后,每天都有近千人入園垂釣、采摘、觀光。園區負責人楊升平介紹,以前洋河秋季采摘節僅局限在幾個有果樹的村子,如今洋河旅游向全鎮擴散,越來越多的村莊通過搞旅游走上了脫貧之路和致富之路。洋河鎮東王家莊村是全膠州市為數不多的省定貧困村之一,集體零收入、村民低收入,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他們與山相家、孤山泊、郭家小莊四個村成立旅游合作聯社,共同開發建設九頂蓮花山風景區和周邊服務設施,當地群眾有的以地入股、有的景區打工、有的辦農家樂……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旅游業。
“我們村在九頂蓮花山景區北部,按照統一規劃,建起洋河農特優品超市、‘石外桃源’農家宴、櫻桃園、藍莓園,前不久我們村還被評為‘山東省旅游示范村’。”東王家莊村支部書記王永存告訴記者,以前村民經濟來源單一家庭收入很低,通過“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了這個原來貧窮的小山村,貧困村集體的賬戶開始有了收益,貧困村農戶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