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徐杰
美麗鄉村有多美?美在環境,一個村莊可以被玫瑰環繞;美在歷史,一個村莊以清朝科考的考院命名;美在民風,一個村莊制定村規民約推行移風易俗新風尚……16日,記者來到即墨市,對轄區的考院村、張家煙霞村、姜戈莊村、柳林村和汪汪泊村等村莊進行探訪,發現可以讓一個村莊美麗起來的不僅僅只是環境優美,還有村民可以發家致富的產業,以及厚重的鄉村歷史底蘊。這些村莊的“美不勝收”,只是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只有促進“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并進、共同發展,才能讓居民共享物質美、環境美和精神美。
考院村
歷史底蘊豐厚,村民生活富足 走進考院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百米長的街巷,新刷的淡黃色墻面上,沒有任何商業類和“牛皮癬”廣告,兩側墻上懸掛的古色古香的展板,不時吸引村民及行人駐足。村民們三三兩兩在路邊的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不時有鳥兒的叫聲傳來。村主任管敦躍談及自己生活的村莊,話語中流露出滿滿的幸福感。由于坐擁便利的交通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村莊有內外資企業多家,村民們從事二、三產業的比例高達70%,主要有針織品、紡織品、服裝、印刷、配件加工等,村民生活十分富裕。
比生活上的富足更帶來自豪感的是考院村的歷史底蘊,這個位于即墨城區東南隅的村莊,自明代中葉以來,村中建有黃氏、藍氏等達官顯宦的宅第,舍宇整齊。清朝光緒五年,因考院村東段路北有清朝科考童生的考院而得名。據地方志記載:清光緒五年(1879年)修建的考院,坐落在城里的考院街上。考院院內正北的五間正房是縣令和監考官的監考場所,大院的兩廂被界成一個個小號間,供考子們在內答卷。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記者來到考院村文化服務中心,音樂室、健身室、圖書室一應俱全,大院的墻上還粉刷著“二十四孝”圖。在音樂室里,一隊居民正在排練,二胡、笙、古箏等樂器合鳴,三位中年女子開懷歌唱。一位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的老爺子左手打著板,右手敲著小鼓,表情神怡自然,看到記者拍照,老人笑了起來,露出為數不多的幾顆牙齒。而在鄉情村史陳列室里,墻上排列著村莊文化史陳列牌,其中傳遞的村莊歷史,一頭承載著過去,一頭連接著未來,村民們講村史、知鄉情、愛家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是留給子孫后代一份精神財富。
張家煙霞村
請專業公司規劃鄉村,移風易俗新風尚 距離考院村不遠,即墨經濟開發區的張家煙霞村也是個古老的村莊。16日記者在此采訪時,村書記張敦正介紹起了村莊的由來。“關于我們村的由來,坊間流傳著不同的美麗傳說。一說是村北盟旺山有煙墩,古戰時用來發狼煙傳遞信號,戰事若起,山上便點燃柴火,因本村建于盟旺山南2.5公里處,立村北望,濃煙滾滾在空中回蕩,好似一道天然煙霧屏障,由此而得名。”張書記介紹,另一種說法是村南緊靠淮涉河,河兩岸柳樹成蔭,蔥蔥郁郁,河里流水潺潺,清轍見底,早晨當朝霞從東方冉冉升起時柳林、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氣霧蒙蒙,繚繞在河岸上空,景色怡人,勝似仙境,人們在這一景觀的感悟下,將“煙下”演變成“煙霞”。
通過張書記的描述可以得知,張家煙霞村有著優美的環境,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自然景觀仍然讓這個村子持續保持著美麗,一個具有田園風貌的村落掩映在綠樹繁花中。在村子西側緊靠著嶗山二路的路邊,是村里的文化公園,豐富的花草樹木、防滑的塑膠道、古色古香的亭臺棧道,穿行其中心情舒暢。記者了解到,張家煙霞村是即墨的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村里的規劃特地聘請了規劃設計公司進行建設規劃,計劃總投入3000萬元,依托嶗山二路景觀帶、文化禮堂、文化長廊、文化街等,給生活富足的村民提供優美而富有文化氣息的生活環境。
漫步在張家煙霞村,道德模范一條街、家規家訓一條街,村規民約一條街等交叉排列,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村里的第一任支部書記張敦佇,曾作為全國優秀民兵代表受到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還有類似于時常樂于助人的民營企業家張友江、熱心村莊公益事業的馬廣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村莊人。記者了解到,張家煙霞村于2011年就制定了村規民約,成立村莊紅白理事會,杜絕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提倡一切從簡,推行移風易俗新風尚。
姜戈莊村
村里開滿玫瑰,村民靠它致富 一提起與玫瑰結緣的靈山鎮西姜戈莊村,總能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浪漫氣息。16日記者來到村子采訪時,映入眼簾的是四處的鮮花,有的生長在地里,有的種在屋旁,還有些艷麗的玫瑰花“開”在一排排房屋的墻上。除了隨處可見的玫瑰花,村子的房屋和道路建設得也很整齊干凈,村子中間還修筑起了景觀河和景觀花園,徜徉其中風景秀美心情舒暢。記者了解到,2015年,這個村子入選了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一時成為周邊市民休閑旅游的首選。
如今,村莊周圍形成了一個以玫瑰產業為主導,集玫瑰種植、玫瑰產品生產開發、園區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居住、科研為一體的生態觀光產業園,是一個城市中有田園、田園中有城市可一年四季觀賞游玩的旅游度假勝地。每當1200多畝的玫瑰花海一起盛放,構成了村里最美麗的風景線,人們還可以在這里親手采摘玫瑰,體驗玫瑰管理。而這個與玫瑰花相伴的村莊最先獲益,靠著玫瑰花產業發展起了經濟,村民得以實現發家致富。
在63歲的村民王玉鳳家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式精美的玫瑰藤編,花籃、斗笠、燈罩各式各樣,這些全部是都玫瑰花枝編成。院子里還搭建了木質的涼亭,面積不大的小院看起來更像是農家別墅。記者了解到,王玉鳳的丈夫不久前突然患病,為治療幾乎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王玉鳳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編制的玫瑰藤編,是由玫瑰產業園免費提供,編織成品后再回購,靠著靈巧精湛的收益,王玉鳳一年能為家里帶來數萬元收入。“老伴生病嚴重那時候心情也很差,后來他病情好轉,我靠編織也能賺錢了,覺得天天跟玫瑰花打交道心情也好多了。”王玉鳳笑著說。
柳林村
村里有倆寶貝,一個是泉一個是柳 而在龍泉街道的柳林村和汪汪泊村,“清風柳林”和“幸福汪汪泊”成為當地的生態宜居品牌。柳林村位于龍泉街道駐地北三公里,在青島汽車產業新城核心區內。村莊共105戶、323人,村民人均收入18900元。據傳戰國時李姓來此立村,因村旁柳樹成林,故名柳林。當地流傳“先有柳林甸,后有即墨縣,最后才有段村園”。柳林村依托緊鄰一汽青島商用車基地和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的優勢,確立了服務汽車城、融入汽車城的理念,聘請蘇州建筑設計研究院對村莊進行規劃設計,挖掘“柳”、“泉”文化,打造精品特色產業。
要進入柳林村,先要經過兩個景觀:寬敞的進村公路兩側被柳樹環繞,一座大橋兩側是浩瀚的湖面,湖上建有亭臺樓閣,湖邊停放的小船隨波浪搖曳。順著橋邊的蜿蜒小路前進,記者來到河道中一處平臺,汩汩的泉水匯入河中,“這口泉眼就叫龍泉,多少年以來都沒干過,水很甘甜。”一位在泉邊休息的村民介紹,村莊的兩大寶貝就是泉和柳,在這口泉眼上方,一棵繁茂的柳樹需要兩個人手拉手環抱才能測出樹干有多粗。
汪汪泊村的景色也不遜色,這個有著320戶村民的村莊,村民人均收入20700元,據傳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欒姓來此立村,因地處低洼,東、西、北三方都向村中心部匯流,雨后往往積水成泊,所以村莊名為汪汪泊。在村子的南側,一個獨具特色的廣場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廣場上的石頭上用紅字刻著篆體,此外還有古井、亭臺等景觀。正在探訪時,廣場西側的小河里突然想起了音樂,水柱沖天飛起,這是村子里建造的噴泉。夏夜納涼時,河邊上經常坐滿了村民,一邊欣賞著噴泉一邊聊天。
而除了村莊景色的秀麗,汪汪泊村也形成了有一定影響力的薯條加工產業,并且利用靠近一汽-大眾和一汽解放的優勢,多渠道進行勞動力培訓轉移,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通過市場化運作,規劃建設集餐飲、休閑、采摘于一體的濱河風情植物園,為汽車城職工提供配套服務,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實現民富村強。
品牌
建設美麗鄉村,展現鄉村魅力 記者16日探訪的這幾個村莊,只是即墨市建設美麗鄉村的縮影。據介紹,即墨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總抓手,堅持“生態、環境、人文”同治共美創建理念,把握“品牌立村、文化鑄魂”兩大著力點,聚力實現“大美生態、優美環境、和美人文”三大突破,鞏固深化鄉村文明行動“六大建設”成果,提升美麗鄉村內涵品位,展現美麗鄉村魅力,促進“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并進、共同發展,讓群眾共享物質美、環境美、精神美。該市自2016年開始,按照“示范帶動、分類實施、梯度培育”的原則,每年在全市確定的美麗鄉村重點創建村中,開展鄉風文明示范培育打造。
據了解,截止到目前,即墨市市、鎮、村三級先后投入資金20多億元,新修、改造農村公路1102公里、排水溝15萬米,安裝路燈5800盞,建設沼氣池10792個,植樹4200多萬株,全市村莊普遍實現了“環境凈化、道路硬化、路街亮化、庭院綠化、村莊美化”,成為山東省園林城市。先后完成24處鎮街文化中心、720多處村文化大院、630個村莊休閑廣場和681個農家書屋建設,實現了22處完善配套的中心農家書屋與市圖書館“通借通還”,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2016年,全市30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全部達到鄉風文明示范村標準。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