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要不要給孩子批改作業?一向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前不久,在濟南舉行的2016中國家校合作交流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發聲,家長批改作業、家長輔導功課、家長陪伴孩子學習……這是家庭教育職責上的僭越,教師的教育教學領域的專業教育活動不能向家長轉移。
濟南一小學的孩子們在上課。對于不少孩子來說,家長是他們的課外“輔導老師”。(資料片) 記者 李飛 攝
檢查作業逐題糾錯,為書寫不認真抓狂,甚至與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起背誦,這成為許多中國式家長的真實寫照。
檢查孩子作業,每晚花一個多小時 今年9月份,濟南許女士的孩子剛入讀一所熱點小學。孩子一入學,全家的生活節奏立即像上了發條。
早上7點半,許女士準時把孩子送到學校,下午3點半,孩子放學,先去小飯桌寫作業、吃加餐,晚上5點半,許女士提前離開辦公室,接孩子回家,做飯、吃飯、輔導功課、準備第二天老師要求帶的各種道具。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背誦、朗讀和口算的內容比較多,家長就責無旁貸地成了聽眾加監督者。許女士說,孩子的英語作業,要求把課本某單元的句子和詞背過,數學要求口算20道十以內加減法,語文要求背誦某一首古詩,她每天晚上都要拿出一個多小時,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
許女士發現,孩子一上學,手機里APP多了起來。為了完成英語作業,許女士按照老師要求,下載了兩個手機APP,一個用于聽英語語音,幫孩子糾正發音,一個用于就完成情況打卡簽到,打卡還必須是語音。許女士感慨,孩子成了小學生,她也跟著一塊上了學。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作業簽字方式逐漸高大上,有的學校要求語音簽字、視頻簽字,家長錄一段語音或視頻說一下作業完成情況。“視頻作業,交給爺爺奶奶基本完成不了,有的家長為了視頻或錄音更流暢,還要剪輯一下,實在太拼了!”濟南一位媽媽吐槽。
輔導孩子,玩的是心理戰 微博、微信上,關于批改作業的吐槽比比皆是。微博上,一位媽媽說:學歷在輔導小學生做作業方面沒有任何優勢。
對于這一說法,在省城某事業單位工作的蔣女士深表贊同。孩子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蔣女士每天晚上堅持給孩子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對錯,漸漸地她感覺“心臟受不了”。“看到不應當犯的低級錯誤,看到孩子作業字跡潦草時,心里的小火苗忍不住地噌噌冒。”蔣女士說,她有時會跟孩子說,重寫吧,重寫才簽字,孩子又哭又鬧,一到晚上家里經常不得安寧,真是考驗心理承受力。
網友“堡壘里面的人”在齊魯晚報微信公眾號留言說:“我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QQ群,老師布置作業都是自己記錄下來,回家寫作業靠自覺,除了開家長會,其它沒有可以影響家長的事情。”
如今,“70后”“80后”孩子長大成了父母,他們發現,用于記錄作業的小本子消失了,老師每天在家長微信群、QQ群布置作業,做作業儼然成了家長的功課,不少家長的手機漸漸下滿各種與孩子學習有關的APP。
部分家長認為,幫孩子檢查作業是應該的。“一個老師常帶著兩個班,近100個學生,作業天天有,能批改完就不錯了,很難做到個性化指導。”濟南家長孫茂先生說。
也有家長吐槽,批改作業、輔導習題是老師的教學范圍,孩子不完成作業自然要到學校中受管教,為什么家長成了“助教”了呢?
老師有話說:不做“保姆型”家長,做個“監督者” 對于家長的吐槽,不少老師認為,家長其實對簽字的要求存在誤解。
網友“在路上”給齊魯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說:“我是一名中學老師,學校并不是讓家長輔導,而是讓家長監督,這只是一個環節。目的不在于讓家長輔導,而是讓家長認識到參與輔導是多么的重要。”
濟南東部某熱點小學資深班主任王老師認為,其實老師的初衷是希望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進程、掌握情況,而不是非要把家長綁架在作業上。
她說,在關注孩子學習上,有兩類家長,一類是保姆型家長,查錯、改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第二天孩子作業全A+,這是不懂得檢查作業。另一類家長清晰地認為,作業對錯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是老師需要完成的工作,作為家長只是行使監督權。
在濟南甸柳一小資深班主任李靜老師看來,關注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是在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她說,無論哪個年齡段,家長都應該適當關注孩子的作業,這是孩子當下階段學習狀況的反映,作業完成的正確率代表了孩子在課堂上精力集中情況,是不是把課堂內容聽透了、學會了,此外,書寫狀況也代表了孩子的心理狀態,如有問題還需要家長幫助及時疏解。
支招:錯題先讓孩子自己發現 孫騰飛是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只要晚上有空在家,他與妻子會輪流給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檢查作業。孫騰飛的做法是,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一遍,自己改錯,他再幫助孩子檢查一遍,即使檢查出錯誤,也不會幫他指出來,而是讓孩子重新檢查,如果還是沒有發現,就等第二天老師批出來。他認為,老師批出來的錯誤,孩子印象會更加深刻。
“家長檢查作業,只需關注兩點:第一,對照著布置作業的條目,看作業完成程度如何;第二,幫孩子記錄下完成作業用了多少時間,結合作業難度、作業量,幫助孩子養成盡快寫作業的習慣。”濟南東部某熱點小學資深班主任王老師說。(記者 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