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9月25日消息 今天上午,位于青島市市北區同安路的漢畫像磚博物館正式開館。該博物館是由市北區和軍旅收藏家張新寬先生聯手精心打造,是中國收藏漢畫像磚數量最多、藏品來源地域最廣、精品磚系列磚最多、品類最齊全的博物館;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與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據了解,漢畫像磚博物館建設項目是市北區2016年區辦實事之一,投資4000萬元,于今年6月份動工,經過3個多月施工、布展,已具備對外開放條件。該館總建筑面積達8000余平方米,館藏品上萬余件,展示面積5000平方米,展出藏品1000余件,內設一樓六大展廳,其中有《華夏瑰寶》、《世史磚承》、《巧奪天工》、《大漢遺珍》四個大型基本陳列廳和《匠石流金》、《奇秀雋永》兩個特色陳列廳,二樓設有臨展廳、學術報告廳、漢文化體驗館、文創超市、咖啡館、文創空間、漢學教育等部分,可同時容納3000人參觀。
開館之初,博物館將展出“鎮館三寶”,分別是寓意“招祥納福”的龍虎槽型畫像磚,全國僅有的古代漢族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寓意“富余喜慶”的“魚磬”,以及舉世罕見的、寓意“長壽、升官、發財”的出土于洛陽的陰刻畫像組磚。同時,300多位全國著名書畫家的漢畫像磚拓片題跋,也將有80幅在開館時隆重展出,以飧參觀者。
漢畫像磚博物館,開創了“政府搭臺、藏家管理、市場化運營、社會力量進入”的市北模式。這一模式,是對保護國家文物、弘揚傳統文化、挖掘城市文化內涵、盤活民間文化資源所做的具有創新意義的大膽償式;是對提高城市文化底蘊、活躍市民文化生活、促進市民文化氣質的提升,摸索出的新渠道;也是對民間博物館的生存與發展,探索出的新途徑。
新聞連接: 市北區文化底蘊深厚,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有著資源和空間上的雙重優勢。近年來,為打造底蘊市北、文化市北、特色市北、旅游市北,市北區注重把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作為重要突破口,積極挖掘區內文化旅游資源,加快漢畫像磚博物館、貝林自然博物館、紡織博物館新館、海爾文化展示中心、機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海關博物館、港口博物館、地鐵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加大文化和工業遺產發掘保護力度,形成市北特有的“博物館現象”,進一步傳承歷史、傳承文化、傳承記憶。
目前全區共有博物館共19家。總體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類別廣泛。區博物場館涉及紅色文化、工業文化、民俗文化、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分別對應的有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民俗館和青島山炮臺遺址,他們主題迥異,特色鮮明,門類比較齊全,內容比較豐富,品味比較高雅。
二是結構比較合理。從所有制上看,已建8處專題類博物館中有。處由社會力量獨立主辦(青島復源永古家具博物館),1處由政府與企業聯辦(青島民俗館);已建4處社區類博物館均展有社區居民提供的大量藏品,初步形成了以國有創辦為主體、民間參與為補充的博物館建設體系。從服務度上看,既有社會開放類博物館,也有基層共享式博物館,一定程度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
三是底蘊深厚。10處專題博物館中有2處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青島山炮臺遺址和青島啤酒博物館;1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即中共青島地方支部舊址;3處依托工業遺存打造而成,分別為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紡織博物館,這些場所歷史記憶深刻,文化內涵精彩。另外,專題博物館中有5處被開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反響良好。
通訊員 安迪 文 劉子琳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