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樹楨(前排右二)與參加汕頭路社區家風活動的小朋友們合影。
文/圖 半島記者 鄭欽澤
84歲的戈樹楨老人就住在臺灣路1號的老樓內,他不足十個平方米的書房里,堆滿了各種國學典籍。用他自己的話說,“一輩子就與這些書本打交道,每一本都是活著的生命。”從1991年退休,到2014年年底,就是在這間小屋內,經過二十多年的耕耘,戈樹楨40萬字的訓導箴言終于由光明日報社出版,他把家訓比作留給后人的財富,所以取名曰《我留給后人的財富》,新書出版成了老人晚年最大的慰藉。
“我1931年出生在山東濟寧,6歲開始入私塾學習儒家經典,童子功學了8年,后轉入中學,投身革命后,一直到現在,近80年的讀書生活,專門學習文、史、地、國學知識。尤其喜愛看《顏氏家訓》、《溫公家訓》、《帝王家訓》等書籍,但覺得這些書目大多轉錄先人的話,在一些方面講得不是很清楚,所以萌生了自己寫一本家訓的念頭。”戈樹楨告訴記者。從1991年退休,戈樹楨精心做起了案頭準備工作。
每年清明,戈樹楨都會回老家給老爹老娘上墳掃墓。“原先清幽淳樸的鄉村,一年一個變化。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綱常倫理、孝悌為人傳統家風的破壞也讓人心憂。”子不孝母、父不教子,在家鄉見到的一些不良現象,促成了戈樹楨身體力行,撰寫家訓的行動。
“家訓,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精神規則,優良的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涵蓋勵志勉學、修身處世、治家為政等方方面面。”談起家訓,戈樹楨頗多感慨,“‘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許多家訓一度曾引領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國家的興亡。現代社會被分割成小的家庭單元,隨著時間和家族的變遷,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家風家規已變得越加少見稀缺。弘揚好的傳統家教,可潛移默化傳達社會規范,長久以后,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
戈樹楨真正動筆開始寫家訓是在2006年,他以自己對賢孝文化的感想為主,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以及圣賢名言警句為輔,將老家濟寧的調查實例和自己的家教經歷相結合,用近半年時間完成第一稿,后經不斷修改完善,40萬字的家訓終于完成。
戈樹楨借助老花鏡、放大鏡,手寫出40多萬字,“每天除了在院子里轉轉,幾乎都在臥室里,夜里安靜,經常寫到凌晨。”戈樹楨告訴記者,“晚年就這一件事,把兒孫教育好了,家庭才會幸福。”
“40多萬字的手稿,全部由孫子戈成岳在讀博士期間輸入電腦,并校對、打印。”說到這里,戈樹楨感慨萬千,“這既是孫輩兒對老頭子辛苦為家的肯定,也說明我通宵達旦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家庭教育不是講大道理,不是耳提面命,有時就是言傳身教,是潛移默化的漸染熏陶。眼下,利用過節家人團聚的機會,一家人在一起,聽父母講述家風家規,不僅從中品味著傳統文化的精粹,提神振氣,這份傳家寶,也是節日里最好的禮物。”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