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起床前“刷”一下手機中的各大社交應用軟件,出門上班需要點開打車應用軟件,忙里偷閑聊聊微信、逛逛淘寶,中午用美團、餓了么叫外賣……直到晚上睡覺前,還要玩玩手游、“刷刷”朋友圈,與好友互道晚安。智能手機如此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智能手機應用軟件,即手機APP,它既方便了我們的工作,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
第三方數據服務提供商TalkingData年初發布報告顯示,全國平均每部移動設備上安裝了34款應用軟件,同時,每部設備上平均每天打開應用20款。對此,相關專家建議手機用戶,要理性運用手機APP,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要沉迷其中與現實中的人際關系脫節。
9個月下載134款手機應用 市民張少輝是個手機達人,他目前使用的Apple ID是在今年初注冊的,至今剛滿9個月,截至昨日,該賬號記錄顯示,自注冊以來他的手機里已經下載過134款應用軟件,而現在他的手機里應用軟件的數量為38個。 “我現在的衣、食、住、行都快被手機應用軟件承包啦! ”張少輝說,自己手機里除了必備的微信、QQ等客戶端外,僅打車軟件就下載了滴滴、優步、神州三個,視頻軟件也有暴風影音、愛奇藝兩個。張少輝表示,因為手機內存的關系,他手機里大部分應用軟件都是下載試用后就卸載了,只留下那些自己認為體驗最好的。
“以前臨出門還要檢查一下自己忘沒忘帶錢包,現在根本就不用這么麻煩,帶著一部手機就能 ‘走天下’。 ”張少輝告訴記者,他以前可沒少吃忘帶錢包的虧,既沒錢坐車又沒錢買飯的情景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但隨著智能手機開始普及,支付寶等移動支付軟件給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像我這種除了睡覺、洗澡,手機從來不離手的人,壓根就不會有忘帶手機的可能。 ”張少輝這樣說。
手機應用軟件陪伴一整天 “我手機里應用軟件的數量基本保持在30個左右,現在很多生活瑣事都是靠這些應用軟件完成的。 ”市民劉錦濤透露,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都會打開天氣軟件,根據提示決定是否需要帶傘或增減衣物,由于距離公司不遠,他通常會選擇使用軟件打車上班,并在途中打開音樂軟件聽歌。為了消磨時間,他有時還會發一條朋友圈狀態,順便給自己的好友點贊。午餐時間,他習慣使用外賣軟件點餐,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島城各種美食。至于下班后的夜生活,他一般會與女友看看電影并共進晚餐,而電影票以及晚餐開銷,他通常也是通過團購軟件購買。此外,劉錦濤還表示,閑暇時,自己還經常使用資訊軟件瀏覽當天的新聞,或使用視頻軟件觀看綜藝節目。
劉錦濤告訴記者,自己曾因喜歡看電視、上網而飽受身邊人“詬病”,但自從用上智能手機后,他現在回到家里,除非工作需要,根本不用打開家里的電腦,電視現在也成擺設了。 “從前上網、看電視無非就是玩游戲、看節目,現在這些通過手機應用軟件都能辦到。 ”劉錦濤說,現在忙碌一整天的他更愿意享受躺在床上玩手機的樂趣。
每部移動設備每天打開應用20款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6月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蘋果目前共有1300萬注冊開發者;問世8年來,目前蘋果App Store里面的應用已經超過了200萬個,應用累計下載次數超過1300億。而第三方數據服務提供商TalkingData在年初發布報告上則顯示,全國平均每部移動設備上安裝了34款應用軟件,同時,每部設備上平均每天打開應用20款。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應用市場呈現“紅海”廝殺的局面。
日前,在第25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上,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共同發布了《APP榜單》,顯示社交、視頻類高居榜首,成為“70后”“80后”“90后”使用最多的手機應用軟件。榜單顯示,除社交和視頻類外,“80后”“90后”最喜歡購物,而“70后”購物的意愿相對較弱。記者發現,在兩大運營商發布的手機應用排行榜中,排名前五的分別為:微信、QQ、騰訊視頻、手機淘寶、高德地圖。據悉,該榜單是基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5億+的移動手機用戶數據,全面客觀地反映移動終端APP應用的生態圖景。
要理性運用手機APP “過去同學、朋友聚會,喝不完的酒、聊不完的天。現在呢?菜上齊后,大家先拍照發朋友圈,動幾筷子菜,低頭看看手機,一點氛圍都沒有了。 ”“現在這些手機應用比我還清楚我自己需要什么,叫外賣排在前面的都是我喜歡的類別,即便我換了地點,也都能準確定位到我的地址,在方便的同時會不會泄露隱私呀? ”“網銀、支付寶都與手機綁定,萬一手機丟了,密碼被破譯后,豈不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在采訪過程中,不少市民在感嘆手機應用為自己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擔憂。
在手機應用“橫行”的時代,如何才能讓生活不被其所“綁架”呢?市南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站長、凡敬心理研究院院長陳雷表示,目前各種類別的手機應用發展迅速,部分手機應用確實存在綁架生活的嫌疑,他建議讀者根據需求選擇手機應用軟件,及時卸載或者不去接觸感覺不安全或使用體驗不好的手機應用,同時還要在生活中提高警惕,以便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陳雷還建議手機用戶,要理性運用手機應用,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要受它限制,沉迷其中而與現實中的人際關系脫節。
手機應用如大浪淘沙 “我記得大學時有一款手機應用軟件曾‘一夜爆紅’,朋友圈很多好友都爭相使用。”劉錦濤回憶說,在讀大學時,他與身邊不少朋友都使用過一款名為“臉萌”的手機應用,這款應用可以為用戶制作卡通頭像,在當時曾經風靡校園。 “我當時也用這款軟件設計過頭像,只不過設計完成后就卸載了。 ”劉錦濤告訴記者,直到現在,他的朋友圈還有好友仍舊使用著由這款軟件設計的頭像,不過這款軟件卻早已退出了大家的視野。
與“臉萌”手機應用差不多,記者了解到,還有不少手機應用在上市之初都曾火爆一時,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退出了手機用戶的視野。吳先生表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手機應用雖然趣味性很強,但由于不能滿足用戶的剛性需求而逐漸淘汰。“當前手機應用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作為研發者,我們既要面對同類別競爭對手間的壓力,還要面臨用戶需求方面的壓力,只有推出的產品真正形成用戶黏性,并不斷添加新的元素,才能確保一款手機應用的長盛不衰。 ”吳先生這樣說。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