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就是出路。為深入宣傳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展示山東省精準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實踐新成果,9月19日-24日,“供給側 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舉行,來自全國50多家網絡媒體的百余名記者、評論員,以及理論專家、知名博主和網絡大V,奔赴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德州、威海、濱州、東營等地,深入供給側改革一線采訪調研,充分發揮正面宣傳、典型宣傳的帶動引領作用。大眾網即日起在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山東手機報、官方微博、微信全媒體全平臺推出“供給側 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系列評論“側論”。
“供給側 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系列評論——側論(16)
逆水行舟,唯創新驅動方能勇立潮頭
大眾網評論員 丁厚勤 再過兩個月,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將迎來73周歲的生日。對于一個人,73歲生日是要隆重慶祝的大壽,而對一個企業,能走過73個春秋,更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新華制藥誕生于戰爭的烽火中,走過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經歷了種種考驗。難得的是,走過漫長的征程,今天的新華制藥依舊煥發著生機和活力,今年1—8月份,以新華制藥為核心的新華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實現利潤9800萬元,同比增長44.3%,出口創匯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
在實體經濟形勢低迷的當下,新華制藥如何勇立潮頭?答案只有一個:實施創新戰略,驅動產業升級。
企業經營如同大海航船,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應有不同的行駛方式。風平浪靜的時候,如何在千帆競發的形勢下一路領先?惡浪滔天的時候,如何在雨打風吹中獨善其身?市場經濟如浩瀚海洋,既能載起龐大的航船,也能輕易將其掀翻。在任何條件下,都必須有創新的思維,才能平穩前行,才能不斷超越。
窮則思變,變則通。“窮”即存在短板,“變”即主動創新。任何企業在任何階段都存在短板,清醒地認識到發展劣勢,才能有足夠的危機感。中國缺少百年企業,甚至百年老字號的商鋪也為數不多,其中多是缺乏創新思維,面對風云突變束手無策。在新華制藥73年的發展歷程中,正是因為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并主動創新思維,才得以基業長青。
創新是克服“發展中的問題”的良方。從某種意義講,企業的航船能走多遠,很重要的一點在于自身能夠越過多少“險灘”。新中國制藥“四大家族”歷經了相似的風浪,如今多數已經消失或陷入低迷,而新華制藥之所以越做越強,不僅在于抓住了發展的機遇,更在于主動創新,克服了發展中的問題。
越是“大個頭”的企業,一旦傷筋動骨,就很難爬起來。因此,大企業更需要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早在1965年,新華制藥就在山東首家實現對外原料藥出口,后逐漸把邁向國際市場、實施國際化經營作為發展戰略。這種營銷方式的創新大大打開了銷售市場,完成了從外貿代理到自營進出口的轉變,從單純一般貿易到委托加工、合資合作等形式多元并進的轉變,從原料藥出口到制劑出口規范市場的轉變,從單一外貿業務到跨國經營的轉變。“四個轉變”為新華制藥迎來更大的市場,積累了更充足的能量。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以創新戰略驅動產業升級,比任何時候更重要。大力推進研發創新、管理創新、質量創新,以創新戰略降低成本,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是企業強身健體的過程,也是積蓄能量的過程。苦練三九,必將厚積薄發。
百舸爭流,科技創新不懼浪遏飛舟;激流勇進,產業升級終能勇立潮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開出了藥方,以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升級,將為企業帶企業駛進廣闊的藍海。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