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李曉哲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生長。“全市必是第一,全省必進上位,國家級新區中必保前三。”這是西海岸新區給自己確定的目標。獲批國家級新區成為其上升曲線的拐點,西海岸正在日新月異。改革、創新、開放已經植入其基因之中,西海岸,正在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精神詮釋著“新區之新”。近日,本報專訪了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黃島區區長李奉利,通過他的視角解讀西海岸如何發力,又如何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專注方向平穩運轉。
鳳凰島上鳳凰來棲
高校數量將達20所 1月7日和3月22日,中國科學院與青島市政府分別簽訂了共建中國科學院科教融合基地協議和補充協議,在西海岸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中科院大學青島科教融合基地),總投資約38億元。
3月,青島科技大學與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共建青島科技大學中德雙元工程學院(暫定名)。項目計劃分4期建設完畢,5年內完成校園主要功能區域建設。計劃投資25億元。
3月,東方影都國際化雙語學校項目開工,項目選址青島東方影都星光島,總投資7.1億元,計劃2017年9月投入運營。
5月,清華大學與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城市設計、工業產品設計、旅游資源開發、時尚產業和影視動漫產業等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互惠共贏的戰略合作平臺。
7月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與中央美術學院、山東國際海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在新區建設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
7月21日,市政府第11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共建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合作框架協議》,計劃近期簽約。
新區現有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9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約15萬人,各類人才近40萬,占全區總人口的近1/4;一批高層次教育項目在談、在建,預計到2020年,新區高校總數將達到20所。對高校、對人才的吸引,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發展活力和前景,新區改革之新,新區發展之快,可見一斑。
半年GDP1358億元
超過6個省內地級市 經濟保持高速增長,項目催生發展新活力,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黃島區區長李奉利是這樣評價今年新區發展最大亮點的。上半年,青島西海岸新區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據介紹,該區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58億元、增長10.5%,總量超過省內6個地級市,增速分別高于國家、省、市3.8、3.2和3.1個百分點,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市首位。上半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2億元、增長9.8%,總量高于省內7個地級市,其中稅收占比達到7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4.1億元,增長15.9%,分別高于國家、省、市增速4.9、5.3和2.4個百分點,總量、增速穩居全市第一位。
此外,該區上半年工業經濟逆市增長,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2604億元,占全市總量的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居全市第一位;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5%,高于全市4.7個百分點。依托十大海洋特色產業園,狠抓總投資3300多億元的214個藍色經濟項目,上半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45億元、增長15%,總量居全市第一位。服務業經濟平穩回升,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首次實現過半,達到50.7%。
做到“天天有項目”
201個重點項目開工 快速的經濟增長需要不斷地添薪加柴。自從獲批國家級新區后,西海岸的項目“三集中”一直在全市表現亮眼,曾經有其他區市相關人員評價說,西海岸天天有“三集中”,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項目引進落地的速度。“我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新區發展的生命線,深入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李奉利說,上半年西海岸先后舉辦“三集中”活動12場,涉及102個項目,做到了“天天有項目”。
今年新區集中抓了“三個一批”——一批百億級大項目,一批高端教育醫療項目,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半年,新區260個市區重點項目累計開工在建201個,其中竣工項目27個,投產項目5個,累計完成投資352.8億元;億元以上項目(含基礎設施項目)新開工個數及投資總量均居全市首位。
30個百億級項目的開工、建設、投產,釋放了龍頭帶動作用,像萬達東方影都實現總投資500億元、占地5000多畝、建筑面積500多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了世界上投資最大的影視產業園;惠普大數據項目,總投資220億元,是惠普軟件在中國唯一布局的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及產業示范基地;機器人產業園,總投資120億元,機器人產業集群在國內都首屈一指。
項目帶動經濟,同時也惠及民生。生活在西海岸會很幸福。中科院大學海洋學院、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等6個重點高校項目和清華大學長庚醫院、中山醫院兩個醫療項目的推進,讓西海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教育、醫療等城市功能。青連鐵路、軌道交通13號線、地鐵1號線也在加快建設,新區也將步入快車道。
先行先試成最大優勢
四個創新激發新活力 如果說項目帶動城市發展,是驅動動力,那改革創新和開放則是一個城市活力的最根本體現,是一個城市最寶貴的基因之一。李奉利說,新區上半年改革創新亮點紛呈,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們把先行先試作為新區的最大優勢,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聚焦體制機制、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科技‘四個創新’,提升驅動力,激發新活力。”
先行先試,給了新區甩開膀子干的“尚方寶劍”,今年西海岸的名字屢次攻占全國各級媒體的版面,多項創新之舉引來全國各地政府前來考察效仿。
怎樣能提高辦事效率就怎樣干,打破藩籬,趟出一條高效之路。當西海岸在全省率先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時,全省乃至全國都為之贊嘆,它解決了長期困擾各地政府的一項“硬骨頭”,打破市場監管、稅務、統計、人社、公安等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通過“一張網”實現信息數據共享,行政審批再提速10天。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在新區營業生活要不斷適應新的規則,而大家也是滿心愿意的,因為改革之后最終受益的還是商戶居民,在新區做事變得容易。
借助一帶一路大戰略
國際知名度日漸形成 “新黃島、新開放、新夢想”,這是西海岸新區的口號,開放也是新區另外一大優勢所在、活力所在。“我們始終堅持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改革帶來了最大紅利,開放釋放了巨大活力。”李奉利感慨道。
借勢。國家提出“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對于西海岸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契機,提升了新區開放高度。青島位于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點,西海岸古代航運發展曾經歷輝煌,以建設“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區為目標,西海岸“走出去”和“引進來”,做了不少事情。7月26至28日,新區成功舉辦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南有博鰲、北有黃島”的國際知名度日漸形成。
而新區自身的資源更是發展的強大后盾。作為國際大港,新區擁有前灣港和董家口港兩個國際深水大港,通航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上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893萬標箱,分別增長1.4%和4.1%。李奉利明確,“我們堅持以港興區戰略,把港口建成國際開放合作的橋頭堡。”
造勢。園區、特色小鎮等決策的前瞻性,將新區資源整合,形成聚合力,吸引更多的資源。新區目前擁有6個國家級園區、4個省級園區,是國家級園區數量最多、功能最全、政策最集中的新區之一,機器人、工業4.0、被動屋、空客直升機等一批高新項目落戶,好萊塢大片都相中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