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 、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的工人我們稱之為“工匠”。在工業4.0的時代,人的因素愈發重要,越來越能夠影響到企業的未來和發展。所以,為了讓自己企業內有越來越多的“工匠”,近些年來青島港集團頗下功夫,不僅實行三大機制促進人才全面發展,還花費50多萬,重獎用于創新的一線工人。
雞蛋殼上能鉆孔
劉恩磊1995年進入青島港做鉗工,一干就是21年。自參加工作以來,通過自學取得了大專文憑、鉗工高級技師資格證,并連續兩年被集團聘為首席技師。借助港口制定的一系列好制度、好政策,他白天在車間練基本功,晚上回到家,就學習鉗工方面的知識,把伙伴們上網、打游戲、外出旅游玩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同時還參加了自學考試。2000年在青島市第六屆技能大賽中獲得鉗工項目第一名,獲得“青島市技術能手”和“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2011年又被集團聘為鉗工首席技師。
伴隨著港口的大發展,港機大機制造數量越來越多,制造的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都越來越高。一臺機械需要鉆鉸、攻絲的孔近上萬個,如果其中一個孔出現偏差,就會導致大機裝配無法進行,影響產品質量。如何提高鉆孔精度和效率是重點攻關一道課題。
為了能夠使鉆削穩、準、精、快,達到絲毫不差,他想出了一個用鉆床鉆雞蛋取皮的練習方法。一練就是一個多月,終于實現了技藝水平的大提高 ,練就了用鉆頭在厚度僅有0.2毫米的生雞蛋殼上鉆出直徑10毫米的孔,而且蛋殼完整取下雞蛋薄膜不破的絕活,被命名為“恩磊精鉆”員工品牌,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董家口港區制造安裝轉載樓時,他主動請纓,承擔連接板加工任務,就是利用這個絕活,使加工的孔全部控制在了0.2毫米的誤差范圍內,而且比原計劃提前10天完成了任務,為轉載樓順利安裝提供了保障。
舉辦比武磨技術
在青島港集團內,劉恩磊并不是一個個例。“我們集團內實行的三大機制,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一線技術工人求知好學、勇于創新的工作狀態,所以近些年來也涌現出了不少青島市、山東省乃至國家級的技術能手。”青島港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王新澤說道。
“雖說給技術工人創造良好的培訓學習機制、提供展示‘比武’的平臺、涌現出來的佼佼者將會獲得晉升獎勵的三大機制相互促進輔助、不分主次,但是最具青島港特色那就是‘技術大比武’了。”據介紹,青島港堅持年年組織集團、公司兩級技術大比武,2015年集團共有2952人參加了203個項目的公司級技術比武,經過層層選拔,來自25個單位的638名選手參加了29個項目的集團級技術大比武。
除了在集團內部進行比拼外,青島港每年還會派優秀的工人去參加省市、國家級的比賽。“在青島市舉辦的第十三屆職業技能大賽中,我港6人獲得工種冠軍,15人獲得‘青島市技術能手’稱號。”王新澤說道,“而郭希輝則是在全國港口技能大賽勇奪第一,被國家人社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獲獎就意味著有各種獎勵、更廣闊的晉升空間,所以也很大程度上激發工人們不斷磨練技術的熱情。”
重獎之下爭創新
在熟練工作技藝的基礎之上,青島港還鼓勵工人勇于創新。對技術工人的創新成果不僅重獎,而且記入個人榮譽檔案,既有現實利好,又有長期“紅利”;創新技術工人技能評聘機制,則用科學機制為港口每個人、每個崗位最大限度拓展空間,搭建舞臺,讓各個層次的創新源泉競相迸發。
據悉,2015年度青島港評選出了一大批港口創新成果和崗位創新成果,而且獎勵金額大幅提高,其中港口創新一等獎獎勵金額從原先的3800元提高到現在的3萬元。2015年申請國家專利79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獲得專利授權72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去年我們對技術工人的各項技術創新的獎勵總額已經達到了50萬,而且這部分的獎勵還會繼續增加,畢竟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長遠。”青島港集團安技部主管徐斌說道。
文/圖 記者 季曉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