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半島記者 曾志
他多才多藝,擅長吉他、沙畫,會帆船駕駛、潛水,還是一名急救志愿者;他是一個年輕創客,不甘于平凡的工作,渴望在自己喜歡的沙畫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他還是一位年輕的共產黨員,時常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社區黨員活動,服務社區……他就是今年28歲的錯埠嶺社區居民華龍。8月5日記者在錯埠嶺社區居委會見到了這位年輕的熱心黨員。
喜歡音樂,善于學習
雖然家里沒有學習音樂的氛圍,但是在17歲那年,迷戀上音樂的華龍毅然帶著一把吉他走進了交通職業學校的音樂課堂。“那時候就靠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在學校里我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到后來我一邊上課學習,一邊在學校里教授其他學生,那段時間給我打下了堅實的音樂基礎。”華龍說道。
從學校畢業后,華龍先是參軍入伍,退役后,又先后在奧帆中心、海底世界、某婚慶公司打過工。華龍說:“我換過幾份工作,都是為了能夠學習一技之長,在奧帆中心我拿到了帆船駕駛證,在海底世界我學會了潛水,后來在婚慶公司我接觸到了沙畫。有人覺得頻繁更換工作不夠穩定,但是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還年輕,我想有自己的一份追求。”
愛上沙畫,立志創業
在婚慶公司工作的那段時間,華龍接觸并喜歡上了沙畫這一藝術表演。為了學習沙畫,他又一次辭掉了工作,先后在青島和北京學習沙畫。現如今,已經學成歸來的他開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一邊外出表演,一邊進行沙畫教學。“沙畫雖然是近代才出現的一門表演藝術,但是傳入中國后,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水墨畫表現出相似的意境,是一門非常有韻味,有內涵的藝術形式。”華龍告訴記者,學習沙畫上手容易,學精很難,為了練習每天都是沙不離手。
目前華龍與朋友一起創辦的時光沙漏沙畫學園已經有四個校區,每逢周末或者假期,來學習沙畫的孩子總是絡繹不絕。教學很累,但是華龍覺得生活很快樂。“沙畫不僅訓練人眼腦手的配合,還有一定的心理疏導作用,看著一幅幅作品伴著音樂的節拍在自己手下一一展現,內心有種說不出的喜悅。”華龍說道。
身懷才藝,不忘奉獻
雖然創業中的生活很是辛苦,但是華龍仍然不忘服務社區。參加社區黨員志愿服務,上門陪讀老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為社區納涼晚會帶來精彩表演;開展社區急救課堂,幫助社區居民學習急救知識等等,都可以看到這名年輕黨員的身影。“華龍是我們社區的年輕黨員志愿者,社區需要的時候,他總是毫不猶豫就過來幫忙。在創業之際,他還想著來社區服務居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位黨員同志學習。”錯埠嶺社區黨委書記肖秀芳說道。
“我的姥姥曾經擔任街道主任,小時候常跟著她生活,耳濡目染之下,明白一名黨員在社區中應該怎么做,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我在參軍時入黨,至今已有6年黨齡,也是一名老黨員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服務社區,豐富社區的文化生活是我應該做的,從中我也能找到快樂。”華龍說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