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昔社區居民扭秧歌。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晨
初來乍到,李愛國的到來并不十分“受待見”,尤其是對于一些湛山村本土居民來說,畢竟這是一張陌生的面孔,大家開始質疑這個女強人的能力,對她的處事方式指手畫腳,然而,時間和行動最終證明了一切。李愛國作為新湛二路社區(后來的湛山社區)當家人,為社區文化的繁榮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贏回了居民的認可與口碑。
“剛開始在新湛二路9號辦公,很多老湛山村居民都來‘圍觀’我,就是想看看到底是誰這么大本事要來管理社區?!?月12日,李愛國告訴記者,而當時的她只能沉默無言,頂著壓力干。
“新湛二路社區的套三房,最外邊是一個十二三平方米的小廳,廳外邊就是一個小平臺,下幾級臺階,就到了大馬路?!崩類蹏f,“你可別小看了咱這個小臺子,當時市南區一共78個社區,新湛二路社區就是市南區示范點,很多活動都放在這兒舉辦,大型活動辦不了,七八個人表演的小合唱、三句半等小節目不成問題?!倍_階的存在,讓小平臺成了天然的小舞臺,周圍馬路上、對面樓院里、樓院下等都是觀眾觀賞的有利位置,每次活動居委會門前都能聚集近兩百人,小馬扎排好幾排,很“接地氣”。
而那時,李愛國手中就形成了以大鑼鼓隊、花樣秧歌隊為主的文化隊伍資源,跑旱船、扭大秧歌等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很多。
“2005年,我們在6月21日左右創辦了居民節,組織居民進行民情對話、才藝展示等,有力促進了社區文化的發展?!崩類蹏榻B說,居民節在舉辦到第六屆的時候改名為“鄰居節”,更顯節日親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