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市建立12個重點功能區創新發展和突出問題高效解決指揮部,創新開展相關工作,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發展指揮部作為第一個指揮部,在工作機制和工作舉措上有什么創新之處?未來有什么規劃打算,近日,筆者采訪了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發展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宋業敏。
筆者:宋主任,能否介紹下成立指揮部的意義?
宋業敏:市委、市政府建立重點功能區創新發展和突出問題高效解決指揮部工作推進機制,旨在抓重點、帶全局,聚合力、揚優勢,謀突破、重長效。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注重創新引領的工作理念和堅持發展為要的價值追求,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的工作思維和始終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這也應了一句話:改革發展路,惟創新者強,惟發展者贏。
開發區創新發展指揮部總指揮是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時兼任,是眾多指揮部中唯一一個,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的發展是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整個膠州市發展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7月25日上午全市重點功能區創新發展和突出問題高效解決指揮部工作推進機制專題會議召開后,下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就帶領指揮部成員到開發區現場辦公,非??焖佟⒏咝АN艺J為開發區創新發展指揮部從體制上來說,更進一步理順和密切了開發區和全市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由以前的“全力支持”變為“本職工作”,通俗講以前叫“支持”,現在是“本職”。從創新發展方面來說,有利于“把脈”開發區的發展,特別是對于發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更進一步集思廣益、齊心協力、力排萬難,高效破解發展中特別是項目推進中遇到的一個個難題。有句話叫“上下合力,其利斷金”,我們堅信指揮部的成立,對于今后開發區發展將是最堅強的保障。
筆者:指揮部在工作機制運轉方面有何保障措施?
宋業敏:為切實發揮指揮部作用,進一步完善了指揮部工作推進機制,一方面明確工作職責,從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到指揮部成員,職責分工進一步明確。
另一個方面建立起相關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指揮部辦公室成員碰頭會議制度,將開發區班子成員和開發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充實到指揮部辦公室,每周召開一次指揮部辦公室成員碰頭會,重點了解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配套等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梳理匯總需提交指揮部研究的事項。二是建立指揮部專題會議制度,由副總指揮根據職責分工召集成員協調解決指揮部辦公室梳理匯總事項。三是建立指揮部全體成員會議制度,每季度由總指揮召開全體成員會議,聽取階段性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同時,建立定期督查通報機制,對指揮部會議形成的決策事項及時錄入臺賬,由指揮部辦公室根據臺賬內容開展督查督辦,每月以督查通報的形式向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筆者:開發區的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項目上,開發區目前招商形勢如何?
宋業敏:雖然全國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但開發區今年招商情況比去年還好,截至目前,開發區共引進重點項目96個,總投資921億元,總建筑面積1059萬平方米。今年已經簽約、即將簽約或重點再談項目整體層次水平較去年大幅提升,外資項目、高新項目、總部項目、新業態項目等不勝枚舉。
以一季度總投資157億元的21個項目集中簽約項目為例,其中外資項目11個、投資額8億美元;世界500強或高新技術企業10個、總部項目1個、新興業態項目2個。比如這個月即將簽約的德國生命科學園項目,就是一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檔次產品的“三高”項目,主要建設三大高端醫療板塊。目前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巨大,但真正有能力生產這種高端醫療器械的企業很少,其產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將是供不應求,企業產值將是直線飆升,5年突破百億,15—20年有望創造一個千億級規模的生命科學產業基地。德國生命科學園項目也只是今年招商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高新項目還有美國NOV?;购9ぱb備、日本荏原產業園、新加坡農業機械、沈陽航空航天研究院、清華大學物流商學院等項目。
筆者:開發區能夠招到這么多“高大上”項目的“自信”來自哪里?
宋業敏:雖然膠州開發區在國家級開發區中算是“新人”,但是我們擁有“先天”和“后發”兩大優勢。
所謂“先天”優勢就是得益于我市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示范物流園區和多式聯運全國示范區等一系列“國字號”平臺,營造了良好的外部大環境,尤其是優越的交通區位,使開發區處于“陸、海、空”15分鐘交通圈內,同時,開發區擁有大量國有存量土地,45天就可以為企業辦理土地證,在我們目前會見的客戶中,大家都非常看好開發區這個地方,比如美國NOV?;购9ぱb備項目在落戶之前,也多次考察過天津、煙臺等其他地方,但開發區只來過一次就當場拍板落戶。大家都知道外資項目特別是歐美、日資等對投資環境的考察是非??量痰?,但這個項目我們從最初開始接觸到拍板落戶不到一個月時間。
所謂“后發”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起點規劃,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正是因為我們升級較晚,所以我們的眼界更寬、平臺更高,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吸取和借鑒了國家級開發區30年發展的經驗教訓,把高起點抓好城市功能配套作為我們開發區建設的重中之重,避免白天熱熱鬧鬧、晚上冷冷清清。比如開發區正在推進的職工公寓、院士專家人才公寓、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國際學校、大學、星級酒店、購物休閑中心等等,來作為我們城市功能建設的先行力量。尤其是教育方面,可以說不用出開發區,就能夠享受到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的“一站式”教育,比如中加國際學校,作為一所由加拿大加煌教育集團投資的學校,實行雙語教學和雙學籍管理制度,實現從幼兒到高中的一體化教育,高中畢業后可直通加拿大UBC、多倫多、美國哥倫比亞等大學。今年,學校還與人民大學、中央美院合作,開設直通班。再比如西安交大附中,也就是原膠州二中,為了全面提升學校品牌形象和綜合實力,硬件上按照國內外一流高中規劃建設,軟件上引進西安交通大學先進教學理念,聘請國內一流名師,實行與膠州一中、實驗高中同等招生,共享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中加國際學校教育資源,未來3年西安交大附中將成為膠州市最具潛力、最具特色的中學。同時,今年開發區還規劃選址了一所小學、一所中學、一所幼兒園,可以說開發區已形成公立教育與民辦教育相互融合、初級教育與高等教育相互銜接、義務教育與特色教育相互補充的立體化現代教育新格局。第二點是行政審批比較高效,市政府賦予開發區80項行政審批權限,我們將這些原屬于19個部門的權限集中到了開發區2個部門,建立行政服務大廳,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只進一家門,辦妥N家事”。
筆者:上個月剛舉行了一次集中開工儀式,這個月又將有大批項目集中簽約,在服務項目建設中,開發區有什么好的做法?
宋業敏:激情成就夢想,實干成就偉業。工作中,我們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干在實處”主基調,把開展活動作為抓牢、抓實項目的重要手段,去年相繼開展了“百日奮戰”、“雙評雙促”、“雙月奮戰”等一系列促建設、促開工活動,全年進行了100多次項目調度和專題調度會,平均每周至少兩次。今年春節剛上班就召開了“春季會戰”動員會,下半年,我們又開展了“三抓一促一確?!被顒?,并再次提出“三百”目標,即新增投資100億元、新增開工面積100萬平、新增竣工投產面積100萬平。
簡單來講就是不停給自己定目標、定任務、壓擔子,倒逼項目建設提速、再提速,一方面,繼續強化項目建設領導干部包掛機制,固化“一線工作”理念,包項目管委領導要每個項目每周一次現場調度,包項目負責人要每個項目每天一次現場辦公,遇到難題第一時間上報管委領導,管委領導要第一時間協調職能部門解決。另一方面,嚴格落實“以天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工作機制,把投產達效作為項目建設終極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制約項目開工、竣工、投產進度的關鍵性問題,制定對策,重點推進,尋求突破。特別是用考核這根“指揮棒”,來丈量各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實績,機關、事業人員評獎評優、職務晉升和企業人員的工資晉升都與年度考核結果直接掛鉤,真正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位置、有前途、有動力,真正在開發區營造起這種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和人人奮發向上的良性循環。應該說,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的大“會戰”、大“動員”,也就不會有今天開發區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也不會有短短三年時間從鹽堿荒灘到項目林立的快速發展。
筆者:開發區在下步發展有什么新思路?
宋業敏:在開發區召開的指揮部全體成員第一次會議上,孫書記、張市長指出開發區的發展要繼續堅持“高端、智慧、新興、生態”,特別是在招商上要圍繞大項目、大產業,向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和汽車制造、醫療器械裝備及生物醫藥、新業態等方向發力。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也指出,必須從“識變、應變、求變”的視野和高度,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從“一個核心”、“五個突出”層面對創新體系構建提出具體要求。
為此,我們迅速召開全體人員會議,傳達貫徹了這一指示精神,告誡全體人員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具體講就是要運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思維、新動能、新機制來補齊發展短板、培植發展優勢,切實擔當起跨越發展的排頭兵。換理念,以“兩學一做”清除“跨越發展”的思想障礙,進一步明確招商方向,抓大放小,優先選擇外資,重點突破航空航天和汽車制造,發力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微笑曲線”兩端項目,突出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以思想之變引領行為之變,以觀念之變推動發展之變;換模式,以綠色發展厚植“跨越發展”的比較優勢,繼續堅持“高端、智慧、新興、生態”發展理念,確保經濟發展與綠色生態協調融合;換思維,以資本力量強化“跨越發展”的金融支撐,加大投融資平臺的建設,打通金融資本服務項目的“最后一公里”;換動能,以科技創新鑄造“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時刻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依托西安交大青島研究院、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青島分院、創客港,以及即將引進的沈陽航空研究院、清華雙創“基地”和清華物流商學院等科技研發平臺,加快開發區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開發區科技支撐水平,把開發區打造成全國領先的智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內重要的區域性公共研發中心、創智創客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助力全市在轉型升級中“走在前列”;換機制,以深化改革培育“跨越發展”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開發區全市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引領作用,探索解決行政審批、機構設置、激勵機制等一些困擾開發區發展的難題,進一步增強全市人民在開發區創新創業的信心、動能。為此,開發區將繼續保持高昂的創業精神,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加快推動開發區跨越發展,切實擔起全市經濟發展的“引擎”和風向標作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