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的增殖放流讓青島的養殖戶嘗到了甜頭,加上近期高溫天氣非常適合海蜇生長,海蜇不僅產量增加,個頭長得普遍比較大。由于青島沿海海域的海蜇資源豐富,原本捕撈時間從7月15日至7月31日,但經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批準,捕撈期延長到8月15日,我市漁民搶抓這一有利時機,開足馬力捕撈海蜇,每天至少百噸上岸。 記者 馬丙政 馬曉婷 王偉
現場 海蜇豐收漁船滿載 昨天,記者到我市多個碼頭進行了探訪。在膠州東營碼頭,眾多漁船整齊停靠在岸邊,一艘滿載海蜇的450馬力的漁船靠岸后,眾多漁民趕緊將船艙里的海蜇裝進網兜內,再由起重設備吊裝進車內,立即運往海蜇加工廠。 “今年海蜇不僅產量高,個頭還非常大,一網下去能捕撈上萬斤。 ”據船老大李亮介紹,從7月中旬開始,他就開始帶領漁民前往潮連島海域。由于東營碼頭到膠州灣海域的航道較淺,必需要漲滿潮水后才能出入,而從東營碼頭到潮連島海域,至少要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捕撈海蜇用的漂網有200多米長,下網兩三個小時便可以收網,一網下去可以撈出上萬斤的海蜇,用船上的吊裝設備將海蜇吊到甲板上,再掐去海蜇頭,放入咸鹽進行腌制后,去除一部分水分,再放進船艙,通常五六天就能滿倉歸航。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黃山村,是有名的青島海蜇產地,有近百戶居民從事海蜇捕撈。養殖戶在近海捕撈海蜇,一天可捕撈三次,整個黃山村一天能上岸10萬多斤海蜇。昨天中午1時許,出海捕撈海蜇的漁船紛紛歸來,海蜇被鋪在船艙中,等候多時的女主人這時被丈夫背上船,對海蜇進行手工分離。 “捕撈上來的海蜇一定要馬上處理,要不然會影響新鮮度。 ”漁民隋信忠告訴記者。黃山的海蜇經過深加工,銷售到全國各地,海蜇商販多來自威海、煙臺、即墨等地。
講述 大船一月掙50萬元 “今年海蜇捕撈時間短,但產量高價格也很可觀,這個捕撈季收入50萬元不成問題。 ”李亮樂呵呵地說,由于今年海蜇捕撈期比較短,各地漁民也拉開了“搶蜇大戰”,生怕下網晚了海蜇被別人搶了去。他們主要以捕撈沙蜇為主,捕撈海蜇時,需要控制好網的深度,如果太深根本碰不到,太淺也不能一網打盡。今年海蜇的個頭普遍比去年大,最大的海蜇能達到四五百斤,二三百斤的海蜇也是比比皆是。海蜇腌制出來的品質自然好,銷售價格肯定會也會高。
在膠州東營碼頭,海蜇上岸后,先放進大池內進行初步脫水,再一層一層放入小池內,均勻地撒上鹽,腌制五六天就可以出售。今年海蜇皮的價格與去年差不多,每斤的價格在4—6元之間,根據客戶的需求,加個切絲后的價格也會再高出一些。如果今年價格沒有太大波動的話,除去油料、船員工資、補給和網具等費用,這一季海蜇能收入五六十萬元,效益肯定會比去年可觀。
捕撈 青島海蜇四大產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青島的海蜇產區較為集中,主要產于潮連島海域、即墨鰲山灣海域、嶗山區的王哥莊海域、西海岸的靈山島附近海域,整個產量加起來,每天至少有上百噸的海蜇上岸。
據漁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海蜇產量高,除了增殖放流起到很大作用外,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今年前期雨水多,使海水的溫度和鹽度下降,非常適合海蜇的生長。雨水頻繁致海里的浮游生物多,魚兒吃飽產卵多,而海蜇喜食魚卵及小魚,海蜇有吃有喝自然長得“膘肥體壯”。據悉,青島的捕撈期延長到8月15日,此后禁止捕撈船只出海捕撈海蜇,接下來將加大海上、港口和碼頭的檢查力度,切實維護好海蜇捕撈期間的伏季休漁秩序,一經發現違法違規船只將嚴懲。
海蜇技藝進“非遺”目錄 以前都是腌海蜇,現在沙蜇都是煮,加工里子、爪子和腦子,煮好了可以放到冷庫內保存。
被譽為中國海蜇特色第一村的黃山村,扒海蜇里子技藝已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上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建設的嶗山灣海洋民俗博物館,總面積達到1200平方米,不但形象展示了黃山海蜇的捕撈歷史和情況,還以實物、圖片等形式,豐富、詳實地介紹了嶗山灣豐富的海產資源和民俗文化,展示深海魚類、貝類、珊瑚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