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城市桃林鎮北崮山、崮山平緩地帶連接處,是崮山溝村。此前山嶺薄地,南北兩座山荒地不少。如今,村西山前栽植了核桃樹,村前后的山嶺薄地則栽種了黑松。
熟悉崮山溝村情況的桃林鎮林果站站長丁元振告訴記者,村里出了一名在新加坡開廠子的老板,因回村發現荒山太多,出資100余萬元,不僅為村民免費買來核桃樹,而且負責栽種,前3年的管理費全包,等3年核桃樹成活后,在誰的地里交給誰管理。荒山則全部綠化成黑松。
工商業資本投資荒山綠化,在諸城并不少見。皇華鎮華山萬畝榛子基地位于胡溝村、上康嶺和福臺村三村山地,規劃種植平歐大榛子1.9萬畝,育苗3000萬株。項目由山東華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該公司與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所共建平歐雜交大榛子研究中心,同時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中國林科院干果經濟林研究所開展合作。據華山農林科技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項目向農民免費提供種植管理技術,推進“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深加工+倉儲物流”的運作模式和現代化企業的管理制度經營。目前,項目區已建成榛子生產基地1200畝,栽植榛子10萬多株。該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最大的平歐榛子基地。
今年,諸城市把荒山綠化作為工作重點,圍繞南部生態涵養區建設,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抓好荒山綠化和25度以上坡退耕還林還果,推進遠山和零星荒山綠化,打好山區造林綠化攻堅戰。
“現在正值雨季,山區造林正當時。”諸城市林業局林業站站長鄭洪義介紹說,以前造林多在春冬兩季,春季造林占全年造林量的80%,為保活苗,成本太高。現在造林員逢雨就上山,挖上坑,放苗埋土,用腳踩實,號稱“一腳蹬”,成本低,成活率還高。
鄭洪義告訴記者,今年諸城加大封山護林和破損山體修復力度,提高人工和自然生態修復能力,實行成方連片綜合治理,一治一座山頭,形成綠化規模效應。上半年,全市累計投資5935萬元,完成成片造林3.44萬畝,完善農田林網34000畝,完成道路綠化97.2公里,新增育苗8000畝。
三分造林,七分管護。為做好森林資源管護工作,諸城市植樹造林后,就要跟上專業管理。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林業規模經營,提高造林綠化效益。同時,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蟲害防治,也走在了全省前列。
“今年我們建立了市級防火物資儲備庫,入庫防火物資150萬元,開工建設黃牛山大型林火前端視頻采集系統、4座瞭望臺;完成常山引水上山工程建設任務,實現重點林區監控率100%。”鄭洪義說,涉林違法行為打擊,病蟲害監測預報體系,能夠實現24小時動態監控。該市增設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病蟲測報點9處,標準地28塊,并在6處重點鎮街配備測報燈、通訊工具等先進設備,提升疫情測報點準確率和時效性。
目前,諸城市創建森林城市七大硬性指標均達到并超過驗收標準,其中市民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知曉率和支持率達到95%;市域林木覆蓋率達到41.33%;年均完成新造林面積占市域面積的0.5%以上;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9.8平方米;河道、水庫等水體沿岸注重自然生態保護,水岸林木綠化率達到90%以上;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