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歲那年,土家族人文友田當上了重慶市石柱縣河嘴鄉旗峰村的鄉村教師。38年過去了,臨近退休的文友田,即將圓滿地實現自己心中的夢——不讓一個山里娃輟學。“五一”前夕,文友田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他38年來的辛勤付出。
旗峰村小,地處重慶市石柱縣北邊,海拔1300多米,從石柱縣城到這兒,開車仍需兩個多小時。
38年前,村里辦起小學,作為村里僅有的幾名初中生之一,風華正茂的文友田拿起教鞭,在簡陋的三尺講臺一站便是38年。
旗峰村小,海拔高,硬件差,信息閉塞,交通不便。2000年前后,僅有的一名同事,也選擇了離開,剩下文友田獨自堅守。他一人上完語文、數學、體育、音樂,一科不落。
1999年,上高二的大兒子看到家庭的清貧后,準備放棄學業,這讓堅守講臺二十多年的文友田產生了唯一一次動搖,學生、家長聽聞后紛紛挽留。想到自己走后,孩子或許會輟學,文友田最終選擇了繼續堅守。
長年累月的超負荷工作,讓文友田患上了一身疾病。1991年開始,便接連患上慢性糜爛性胃炎、眼病、腰椎間盤突出、腦動脈血管硬化、抑郁癥等疾病。
最近幾年,旗峰村小的硬件逐步改善,陸續通電通水通路。“營養午餐”計劃,也讓文友田和孩子們不再餓肚子,能在學校吃上熱騰騰的午餐。
“只要山里的人民需要我,我就要堅持下來。”在被問及如何面對困難,走過38年的教師生涯時,文友田說出了自己心中堅守的信念。
回顧走過的38年,所有的苦,所有的累,在文友田看來都是值得的。“回首幾十年做的事,還是高興,因為讓村里的孩子都讀到了書。”文友田這樣說道。
2014年,水泥路通到了學校門前,兩個孩子也開始工作,文友田負擔小了不少。年紀大了身體漸不如前,文友田用積蓄買了一輛摩托,往返學校和家中,有時還會捎上順路的學生。
文友田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當起學生的“保姆”。不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家。文友田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經常到學生家中家訪,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
在偏遠高山教書38年,文友田清貧了一輩子,至今仍住在30年前建的土房子里。傾斜的樓板,讓他備課的書桌看上去總是斜的。因勞累而落下一身的病,讓文友田家中最多的就是各種藥。
如今的旗峰村小,僅剩下最后的八名學生。還有半年多就要退休的文友田,心中的夢即將完成,在他教學期間沒有一個學生輟學。談到退休生活,文友田說道:“還會常常回到學校看看。”“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解決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教師短缺問題。這讓文友田不再擔憂退休后沒人愿意來給孩子們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