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6月3日消息 地鐵3號線北段已經開通,今年年底全線開通,“十三五”期間,青島地鐵將開通6條線,在建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約3495億元。巨大的資金從哪里來?青島地鐵構建起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為輔,其他融資渠道作為補充的多元化融資格局,創出了“青島模式”。
成PPP模式首批項目 地鐵1號線和13線都是目前青島在建的地鐵線路,2014年底,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文),禁止企業新增政府性債務,要求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籌集,或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即PPP模式解決,1號線、13號線二期等擬建項目的投融資工作因此一度受阻停擺。而PPP融資模式的引入,為兩條線路的順利建設創造了條件。
青島地鐵集團副總會計師兼財務部部長陳洪順介紹,根據國家開發銀行等政府基建項目主要參與銀行的反饋,1號線、13號線項目是其自國發[43]號文下發以來,全國范圍內受理的首批嚴格按照PPP新政流程要求操作并實質進入落地階段的項目,成為新政以來承貸的首批PPP項目。
然而,地鐵推行PPP模式卻面臨著幾大難點:一是項目建設、運營專業性極強,投資回報周期極長,絕大多數社會資本并不具備對應的投融資、建設、運營實力,且普遍缺乏全周期參與的意愿和能力;二是社會資本出資需占絕對多數,持股期限應不低于10年,長時間、巨量資金的占用使得社會資本預期收益遠高于當前地鐵市場融資價格;三是當時PPP各項政策新發,市場缺少可借鑒經驗,存在一邊開展工作一邊論證一邊建立各類審查流程的情況。針對上述難點,青島地鐵組織人員深入研究相關政策,在地鐵1號線和13號線二期項目上,創新地引入基金理念,形成了具有青島特色的地鐵PPP項目模式。
在PPP融資模式的創新方面,陳洪順介紹,青島地鐵在總體框架設計上,由政府資本與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基金,建立社會資本對1號線項目的間接投資途徑;由基金與地鐵集團共同組建項目公司,在25年特許經營期內,負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持項目公司股權架構穩定,社會資本在持有基金份額10年后,才可以進入退出通道,允許其將所持有基金份額的部分或全部轉讓給雙方一致同意的第三方;同時,社會資本具備建設、運營管理能力的,可參與項目的建設及運營管理工作,社會資本不具備相關能力的,允許其將運營委托給雙方認可的第三方或地鐵集團負責。
據悉,目前兩項目已通過了“財政可承受能力評估”和“物有所值評價”兩項PPP項目核心論證程序,現已正式啟動了項目采購工作,其中1號線預計引入社會資本約98億元,13號線二期預計引入社會資本約45億元。
“PPP模式是軌道交通的潤滑劑。”5月18日,在青島舉行的山東省中心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場會上,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投融資部部長尹志國在介紹PPP模式時打了這樣一個比方。他認為,PPP模式將有利于推動地鐵建設與施工單位在角色關系上進一步轉變(由交易對手變為合作伙伴,并將有利于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支付結構、擴大資金來源、平滑財政支出,推廣與應用前景看好。
“銀團”集體放款 銀行貸款資金期限較長、綜合成本相對較低,是大型基建項目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日前,青島地鐵集團就本市“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十幾家機構正式簽署《金融合作協議》,成功獲得意向額度逾3000億元。此次合作協議的簽訂成為青島地鐵多元化融資道路上又一個標志性節點。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青島在建軌道交通項目總投資約3495億元,扣除已組建銀團的3號線、2號線及11號線,本市“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建設的軌道交通項目債務性資金的總需求規模為1910億元。此協議的簽訂,為“十三五”期間地鐵建設成功“補血”。
從單純依賴銀行的貸款模式,到如今多元化融資的格局,經過今年的努力,青島地鐵建設已經成功實現了融資創新。“目前,我們先后通過發行中期票據、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融資租賃等渠道籌集資金,做好地鐵沿線土地開發利用,確保地鐵建設融資需求,真正開啟了多領域、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補血”模式。”青島地鐵集團董事長賈福寧表示。
記者采訪獲悉,青島目前在建線路中,早期的3號線、2號線都是主要采取銀團貸款的方式融資,截止目前,3號線銀團已累計發放貸款約72億元,占合同額近90。2號線已依據合同約定累計發放貸款38.5億元,圓滿保障了工程建設資金需求。
與此同時,其它地鐵線路的建設正在積極嘗試并踐行多元化融資模式。青島地鐵集團副總會計師兼財務部部長陳洪順告訴記者:“近期開建的線路已經不單單利用銀團貸款融資,其中,社會資金加入也將占有一定比例”。
據介紹,截至目前,在銀行財團方面,青島地鐵集團已累計獲得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青島銀行、河北銀行等十余家機構近250億元意向額度,實際提用并投入地鐵項目建設約169億元。
按照“十三五”規劃,至2020年,本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仍需新增銀行貸款額度約1910億元,目前已通過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形式,提前獲得了各大銀行的貸款承諾,未來五年的地鐵項目資金需求已獲得充分保障。
獲50億元保險資金 在銀行貸款、PPP模式引資之外,青島地鐵還開創了多個融資“補血”模式。
爭取保險資金,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保險資金具有穩定、長期、低價和量大的優點,與軌道交通項目回報周期長、資本高度密集的行業特性高度相符。隨著近年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險資渠道的部分限制已逐漸打開。在此背景下,青島地鐵集團重點對接了部分國內大型保險機構,通過多輪次的溝通談判,成功獲得首批50億元保險資金的授信承諾,主要計劃用于地鐵1號線的項目建設。
增加直接融資,優化地鐵債務結構,去年,地鐵集團成功克服了成立年限不足、初始信用等級不高和政府債務甄別清理等多處難點,在銀行間市場成功注冊了中期票據發行額度20億元,并已實際發行10億元,發行價格僅3.84,創下當年全國同期同行業最低發行價,彰顯了資本市場對地鐵集團整體資質的認可,為地鐵集團在金融市場的后續資本運作奠定了優秀的基礎。近期,青島地鐵將啟動可續期企業債、私募公司債等多個債券品種的發行準備工作,計劃在年內實現地鐵各類債券發行、注冊總規模突破50億元。
布局投資版塊,助力軌交產業發展,地鐵集團擬于近期啟動投融資板塊相關工作,據了解,地鐵投融資版塊將重點關注軌道交通產業鏈內的上下游企業,充分發揮地鐵在產業鏈中的核心紐帶作用,引導扶持本市地鐵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及相關產業的培育。此外,地鐵集團還將重點關注融資租賃行業,后期再逐步切入其他與軌交行業聯系密集的領域,通過實質的業務需求拉動地鐵投融資板塊的整體良性發展,實現反哺地鐵項目建設的目的。
“通過上述多元化融合渠道,滿足地鐵建設運營及資源開發需要,推動著青島地鐵加速前行。”市地鐵辦主任、地鐵集團董事長賈福寧表示。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