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省委、省政府公布《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
綜合實際工作者和專家的看法,《意見》是一份科學的藥方:通過內在機理調整,祛除經濟肌體虛胖,并輸入新鮮血液,培育新能量和新機能,為肌體提供更有效供養。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當了20多年礦工的柳舉先,今年3月正式告別山東能源龍礦集團洼里煤礦。像柳舉先一樣,這里有1000多名工人經過培訓轉崗。洼里煤礦副總經濟師殷國平說:“當前煤炭業虧損嚴重,龍礦集團決定暫停采煤,利用空閑房產和人員,向醫養結合、健康養老產業進軍。”
如果洼里煤礦這樣的落后產能繼續存在,就無法為中高端的新產能騰出資金、生產空間和環境容量。無效和低端供給過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太少。這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解決的矛盾之一。
“在沿海省份中,山東去產能壓力更大,只能自我加壓。”看到《意見》中山東提出去產能的一些“硬杠杠”,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高福一如此感嘆。記者注意到,在國家把鋼鐵、水泥、煤炭等五大行業確定為產能過剩行業的基礎上,我省又主動加上煉油和輪胎兩個行業。
這其中,鋼鐵、煤炭產業投資拉動作用大、吸納就業能力強,但產能嚴重過剩。《意見》指出,山東將利用5年時間總體壓減產能生鐵970萬噸、粗鋼1500萬噸。僅這一個產業去產能,就需要消化安置5萬多名員工。更何況,山東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數量多、體量大、整體層次偏低,能否順利去產能,難免讓人捏一把汗。
有損失、有陣痛,可這是必須闖的難關,早闖比晚闖好、快闖比慢闖好。記者從省國資委了解到,至2015年底,僅省屬煤炭企業已暫停開采21對礦井,累計壓減煤炭產能685萬噸;鋼鐵企業累計淘汰煉鐵產能643萬噸、煉鋼產能235萬噸。國資委對虧損大戶實施掛牌督辦,去年88戶企業實現扭虧為盈,9戶企業關停退出。
來自省經信委的幾個數據,令人驚喜:截至到2015年底,7個行業產能利用率均較2013年底實現提升,其中,電解鋁、平板玻璃、子午胎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逐步回歸合理水平。鋼鐵、水泥、地煉、船舶產能利用率提升5%—10%,產能過剩情況明顯改善。
運用市場和法治方式,引導主動退出一批;強化環保、能耗等標準,倒逼出清一批;盤活存量資源,優化整合一批;加快企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消化一批;發展智能制造,改造提升一批。這是我省去產能的大思路。
我們注意到,去產能成為山東新動能孕育的契機。近年來,位于肥城的石橫特鋼對虧損產品一律停產,先后淘汰落后電爐鋼產能100多萬噸、落后煉鐵產能50萬噸,關停軋鋼和鑄造生產線各1條、小礦山4處。騰出的生產空間往哪布局?去年石橫特鋼新上一條年產50萬噸的型材生產線,成功開發了Q345B等各強度級別的產品。全國制造輸電鐵塔一直缺乏這些高質量型材,新生產線符合加工市場對中高端產品的強烈需求,使鋼、鐵、焦的產能利用率達到99%—100%。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通過去產能培育新動能,在山東各產業中非常普遍。”5月18日,省發改委主任王忠林對記者說。
繳出的錢降下來,輸入的血多起來
今年省“兩會”上,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作為省人大代表,與同行業代表提交提案,建議將煤炭企業增值稅率由17%降到13%,將山東省煤炭資源稅率由4%降到2%——安徽、河南、河北、江蘇等省都是2%的最低稅率。
5月18日,李希勇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今年以來煤炭企業比去年更加困難,兗礦的上市公司兗州煤業,在去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5.19%的基礎上,贏利空間進一步收窄,企業迫切需要減稅。
對我省企業“過高”的運行成本,省發改委副巡視員趙峰有更廣泛的了解:企業的土地使用稅,廣東佛山一畝地是3元,我省聊城是14元;廣東工業用電的上網價是每千瓦時兩毛七,山東則是五六毛;廣東企業繳納養老保險金占比14%,山東則是20%。
記者在基層采訪的感受,印證了這些偏高的數字:由于大環境的原因,企業本就走得吃力,現在尤其需要減少這稅那費的支出,讓企業把有限的錢用在最核心的創新上,提供更多有效供給。
《意見》對此作出積極回應,從多方面實施減稅,今年將為企業減負500億元。2018年底省定涉企事業性收費“零收費”。對于企業用電成本過高,《意見》提出三年內將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300億元。這些政策,既有國家出臺的“規定動作”,也有我省加大政策對接力度、創新力度,深挖潛力、主動加壓,推出的具有我省特色的“自選動作”。省經信委副主任王萬良表示,8條降成本政策,條條都有極高的含金量。
降成本,既要為企業降低稅費方面看得見的成本,還要降低看不見的制度交易成本。5月8日,省國資委副主任樊軍告訴記者,省國資委已將投資決策、工資總額管理等七項權力下放給企業,各國有企業也紛紛向二級公司放權。兗礦在澳大利亞建立9.5億美元的融資平臺,就是在這樣的快速決策機制下建立的。
為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意見》提出,加快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大力推行“一號通”“一表通”等審批服務模式。王忠林說,這些措施就是讓企業少跑腿、快辦事。從一些地方的實踐來看,通過簡政放權能減少一半以上的審批時間。
讓企業充滿活力和動力,既需要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又要合理管控杠桿水平,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西部一個縣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貸款,政府多次與一家商業銀行協商。但這家銀行出于風險考慮,不但不給中小企業放貸,還將已貸出去的款借機抽回。這個縣從政府到企業都傷透了心。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意見》在“去杠桿”重點任務中,將“強化企業金融服務”列為第二項,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在2016年年底前至少推出一種續貸產品,確保小微企業續貸業務增速不低于貸款平均增速;并從降低銀行風險的角度考慮,部署發展融資擔保行業。
省金融辦副主任初明峰進一步分析,當前企業出現貸款難、債務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銀行業一業獨大。為此《意見》出臺措施,推動直接融資。經過幾年努力,我省上市企業已達254家,在“新三板”和區域市場掛牌企業分別達到405家和1008家,但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重仍僅有26%,且70%是債券而非股權融資。
初明峰認為,去杠桿的另一個任務是確保金融體系健康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和居民。《意見》多措并舉,對此也作出部署。
增加有效供給,創新和基礎設施都要跟上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需要通過科技創新等措施,拿出有效供給的產品,又要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為創新鋪好道路。
濰坊歌爾2015年收購智能穿戴公司MobvoiInc12.5%的股權,讓傳感器生產上了一個大臺階,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訂制腕帶類、頭戴類設備。總投資25億元的智能設備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2017年底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0億元。
高福一對此分析說:“現在我省的海爾、紅領等企業,憑借自己的實力走上個性化生產,歌爾等企業通過海外并購也走上這條路,但大部分企業因為沒有科技、資金實力,還在按原來的模式生產。”
《意見》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提出補長創新短板。對新升級為國家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實驗室等創新主體,擇優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獎勵。類似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有十幾項。
“互聯網+”時代,要適應新的創新模式。省經信委科技處處長孫京軍,前些天接待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孫冬柏。讓孫京軍意外的是,孫教授臨走前提出到山大二附院走走,他們有個互聯網方面的合作項目。這是一個跨界融合創新,醫院、廠家、理工院校一起碰撞,研制新產品。
孫京軍說,當下我省這種跨界融合創新還很少。記者在《意見》找到了這樣的表述:
打造各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壯大一批產業技術聯盟。這讓人看到了我省跨界融合創新的前景。
提供有效供給,基礎設施要跟上。“互聯網+”時代,需要加大互聯網普及率。省發改委副巡視員趙鋒說,山東將提速“三網”融合,加快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省互聯網普及率將達到50%以上。
山東運輸方式齊全,但銜接不夠緊密,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交通樞紐大多獨立、分散建設。高福一說,這些短板不利于社會大生產的高效運行。為此,《意見》提出,我省將建設“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的路網。
城市基礎設施是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公用設施服務水平的基礎。濰柴中速機企業在濰坊濱海新區,但職工還住在市區。由于沒有軌道交通,每天有60多部車運送3000多名職工,來回近兩個小時車程,一年費用就是200多萬元,費時又耗財力。類似的故事一再說明,軌道交通滯后確實是我省城市建設的一大短板。
如何將短板補長?意見提出推進濟南、青島、煙臺、濰坊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城市建設“十大系統”,這些舉措讓人眼前一亮。記者發現,《意見》中涉及補短板的任務、政策是最多的,趙鋒說:“這既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全省發展的清醒認識,又體現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