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昨天,市衛計委、市教育局、市食藥監局和市關工委等部門聯合在嶗山區麥島小學啟動“學生營養日”宣傳月。5月20日是第27個“中國學生營養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小學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養成了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導致學生中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的壓力很大,這就容易患上貧血等疾病。同時部分學生和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學生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我市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市7-18歲的孩子肥胖率在11%,超重率14%,應該引起警惕。”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科工作人員介紹,青少年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成年后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時炸彈”。這些營養、健康問題必須引起政府、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專家表示,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向學生及家長倡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的生活習慣,為學生及家長提供科學的營養與鍛煉指導。
另外,為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立健康飲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推動全市中小學校合理膳食指導工作的有序開展,促進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市教育局、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決定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全國學生營養日”宣傳月活動,時間為5月20日-6月20日。相關部門要求各學校規范中小學生營養餐,深化標準化食堂建設,加強學生餐合理膳食的指導。教育學生按時進餐,講究飲食的科學、合理、均衡,培養自覺飲用牛奶的良好習慣。
今年全國學生營養日主題是:“52110,健康快樂行”。52110口號內容是,“5”我們每天應該吃2-3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蔬菜 (煮的或切碎的生菜葉),約300-500克;同時,每天還應該吃2-3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新鮮水果,約200-400克。“2”玩電子游戲、看電視、使用電腦的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1”每天應該進行1個小時以上中等或高等強度運動。“1”每天吃1份肉,約80-110克,相當于1個成年人的手掌心(不包括手指)的大小及厚度。“0”不喝含糖飲料。 (記者 王磊江)
■新聞鏈接
關愛兒童健康 有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利于兒童健康,為此專家支招預防。
鐵缺乏 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易疲乏、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可有頭暈、眼花、耳鳴、食欲減退、異食癖、智力減退,也可影響機體免疫力,常出現合并感染等癥狀。增加含鐵的食物攝入量,包括動物血制品、肝臟、豆類及其制品、黑木耳、芝麻醬、瘦肉等。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應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
鋅缺乏 會出現食欲不振、味覺功能改變、異食癖、生長發育遲緩、傷口愈合不良等。貝殼類海產品、瘦肉、動物內臟都是鋅的極好來源,干果類、谷類胚芽和麥麩富含鋅,奶酪、蝦、燕麥、花生和花生醬也是鋅的良好來源。
碘缺乏 最明顯的癥狀是甲狀腺腫大,兒童碘缺乏嚴重的會發生克汀病,導致智力發育障礙、耳聾和聾啞、生長停滯、侏儒和精神異常等。碘強化食物補充,如碘鹽。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鮮海魚、海參、海蜇等海產品。
維生素A缺乏 常表現為體格發育遲緩,皮膚干燥角化脫屑,夜盲,結膜干燥,抵抗力下降等,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全奶、蛋類、深綠色或紅黃色蔬菜水果(如胡蘿卜、番茄等)含維生素A豐富,多吃有利于改善維生素A的營養狀況。
營養過剩 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表現為肥胖。
平衡膳食,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保證魚、肉、奶、豆類和蔬菜的攝入;
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少吃油炸食品,飲用不含糖飲料,規律進餐,定時定量,合理選擇零食,保證吃好早餐,晚餐不要吃太飽;
減少靜態活動時間,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兒童膳食指導 學齡前兒童
1.食物多樣化,谷類為主。2.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3.每日吃適量的動物性食物。4.鼓勵兒童每日飲奶,常吃豆制品,最好每天飲用300毫升~400毫升鮮牛奶、酸奶或者相當量的奶粉等。5.合理提供零食。6.培養良好飲食習慣。7.保證食品衛生。8.加強身體活動,每日看電視、上網、打游戲等靜坐的時間應少于1小時~2小時。
學齡兒童
1.食物多樣均衡。2.吃好一日三餐。3.早餐營養充足。4.合理選擇零食。5.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6.培養健康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7.科學認識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