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時期,大學生社團始終與時代緊密相連。無論是1904年中國的首個高校學生社團“抗俄鐵血會”,還是五四愛國運動時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長的高校社團,都不斷推動著時代前進。至新中國成立后,高校社團的任務逐漸由革命轉向建設,自由學習知識、接受新思想,高校社團又一次達到高速發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格局。隨著深入改革,高校社團逐步穩定,發展進入突飛猛進的階段,學生社團種類繁多,社團活動五彩繽紛,許多高校已經達到100個學生社團,招新時常出現“百團大戰”的局面。可以說,社團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高校各項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起到了關鍵作用。隨著社團數量的壯大,目前高校學生社團類型已不再以興趣愛好為主,而開始形成更廣泛的社團類型。
從1904年京師大學堂“抗俄鐵血會”起,中國高校學生社團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一百年來,學生社團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從寥寥無幾到蓬勃發展,生活中與時代有著最強烈的呼應,它承載著青年學子的激情與夢想,記錄著校園文化的進步與輝煌,是學校獨特魅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時期里,高校學生社團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社團的類別、作用和活動形式由于社會的發展變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團活動的品質有了明顯提升,學術水平、科技含量也有所提高,還拓展出服務社會的功能。
近日,記者走進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通過采訪該校的105個社團發現,隨著學生社團逐漸受到大學生們的青睞,社團的數量增多、規模也不斷壯大;科技學術類、文學藝術類及實踐服務類社團迅速增多;社團種類傾向就業創業,大型校際校外活動增多,社團所舉辦活動的品質有所提升,學術水平、科技含量、服務能力及實踐能力大大提高。
logo墻星云鎖鏈初稿完成品網頁版改
從探索到成熟 在高校社團起源問題上,一般認為 1904 年成立的“抗俄鐵血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高校學生社團。1915 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也就是后來的《新青年》,其進步思想很快被廣大青年接受并在“五四”運動期間產生了較大的作用。五四運動時期學生社團的發展勢頭迅猛,之后相對緩慢。1917 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鼓勵學生自己成立社團,中國共產黨的前身共產主義小組就是當時北大的社團之一。1919 年 6 月,各地大中學“學生自治會”的學生代表在上海召開了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中華民國學生聯合總會”,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學生社團。“五四”時期的學生社團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民主與科學思想,承擔了部分干預政治的責任。
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時期,大學生社團始終與時代緊密相連,走在革命的前列,用思想的力量和各種具有革命性質的活動推動了中國革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個階段也奠定了中國高校大學生社團發展的基礎,積蓄了吸引青年學生的力量,成為了大學生參與社會革命和建設的訓練營。
1979年以后,我國高校社團步入成熟和復蘇階段,并再度進入繁榮時期,學生組織也走向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大學中的學生社團也自發成立起來,首推復旦大學的“書畫協會”,是我國高校學生社團成熟階段開始的重要標志。
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指明了道路。1995年發布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2004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及《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2005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主要任務:積極支持學生社團活動,大力促進學生社團發展。因此,在90年代,我國高校社團逐漸形成了文藝體育、學術探討、科技創新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格局。
到了今天,學生社團活動更加緊跟時代步伐,學生們關注的熱點、焦點都可以在社團生活中反映出來,活動內容和形式日益廣泛、多樣。
近年來,社團數量和參加社團的人數迅速壯大,許多高校都已經有了 100 多個學生社團,并被成為“百團大戰”。加入社團或曾加入社團的人數基本達到 80左右。各高校紛紛成立了社團聯合會,專門負責管理和服務學生社團。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學生社團已經成為學生最熱衷參與的學生組織(團體),甚至有些學生同時加入了幾個學生社團。目前,各大高校的學生社團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記者了解到,在琴島學院,社團數量早已破百,目前擁有105個社團,包括演講與口才、旅游協會、美食愛好者協會、職業發展協會、橄欖球協會、炫動飛舞輪滑協會、電子愛好者協會、游戲動畫編程愛好者協會、琴韻文學協會、俄語社、壹+影視工作室、某個新媒體工作室、墨緣書法協會、自由殿堂話劇社、國學社、建筑模型社團、健美協會、大學生創業協會、ROBOT電子競技社、攝影協會、大學生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協會等等。
豐富多彩的興趣類社團 興趣愛好社團往往是高校社團數量中占據比重最大的社團類型。興趣愛好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使得每個社團都會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面孔”以方便辨識。體育類和文藝類,通常是這類社團的兩大派別,除了最常見的球類運動和棋牌類運動外,定向越野、輪滑、游泳、太極拳、武術、健美操、跆拳道等各式體育運動也進駐大學校園,占據社團的一畝三分地。除了體育,大學生對藝術的追求也孜孜不倦,聲樂、舞蹈、戲曲、樂器、話劇、影視欣賞,形形色色的藝術表現形式豐富著大學生的文化生活。
在琴島學院,就有不少這類的興趣愛好類社團。并且,琴島學院對于興趣愛好類社團的成立實行零要求準入標準,只要學生對某一件事感興趣,能召集你周圍的小伙伴,學生就可以向學校申請成立相關的興趣類社團。比如,動漫社、茶藝社、CS、高爾夫、網球、馬術等等。
甚至,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可能成為社團的愛好,在琴島學院都存在,比如,琴島學院有一個名為“左族”的社團,社團里的所有成員都是左撇子,平時習慣使用左手,成立“左族”社團,團員們的初衷是希望改變大家對于左撇子的看法,不少團員從小因為不喜歡使用右手而被家長訓斥,他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改變大家對于左撇子的看法。
高校社團向社會型拓展 現在,和平時期的學生社團,作為學生聯系社會的橋梁和紐帶的角色依然沒有改變。以興趣愛好為基礎自發結合在一起開展活動仍是學生社團的主要活動形式,但是,服務社會、就業創業成為了當今學生社團的另外兩大功能。
以往,高校學生社團所舉辦的社團活動都是以校園為主內容和區域,但隨著高校與社會的聯系愈加緊密,高校學生社團同社會各方面開始建立起越來越廣泛的聯系,不少高校與社會組織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展現出社團蓬勃的生命力。
拉電線架電臺、滴滴答答聲中記錄密碼、通過手臺中呼叫對方……談起無線電技術,大部分人會想到《潛伏》中的電臺,既神秘又專業。不過,在琴島學院,有一個近160人的大學生業余無線電協會,他們剛剛入門,還處于使用手臺的時期,對無線電抱有極大熱情,形成了一個小眾圈子。
在學校中,每逢大型賽事、晚會、活動,總少不了大學生業余無線電協會會員們的身影。今年大二的李婧華,是琴島學院會計系的一名學生,也是目前大學生業余無線電協會的會長,從大一入學時加入無線電協會以來,她負責過多次校園活動的協調,在大型活動中,后臺人員之間的交流全部依靠無線電協會提供的手臺,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每次活動他們都會利用手臺調度、協調。
除了簡單的手臺學習及使用,李婧華也一直在學習短波電臺的知識。李婧華告訴記者,在重大自然災害中,業余無線電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災區電網、通訊癱瘓的情況下,無線電臺能在不依賴外部電源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向外界發布災情信息,在有組織的情況下可以迅速組建災區臨時的基本通訊網絡,協助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其他通訊失聯的情況下,是四川的無線電業余愛好者們通過無線電,向外界最快傳遞災情。
李婧華正在使用手臺
2015年5月9日,大學生業余無線電協會在指導教師王健的帶領下,參加了城陽區無線電運動協會舉辦的一次應急通信保障演練。在演練中,李婧華全程在一旁觀摩導師王健的操作過程,接受電碼、聯系被困人員、短波通聯……“電波那段代表著生命。我突然明白了無線電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救援。”無線電的應急通信能力,讓李婧華意識到,自己掌握的不單單是一門技術,更是在災難來臨時救人與自救的能力,激發了她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
每周三,是無線電協會的例會,李婧華會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無線電知識以及無線電通聯。“我們都希望能考取到業余無線電的操作資格證,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李婧華告訴記者,自己的導師通過了中國無線電協會的考試并持有無線電操作證,擁有唯一的呼號,可以在指定頻率上對外界發布信息,一旦收到外界的營救信息,大家都有義務來幫忙解決或傳遞。因此,考取無線電的資格證,是李婧華目前最大目標。
不僅如此,李婧華還非常希望自己能在畢業后加入藍天救援隊。“青島的藍天救援隊最初隊員也都是無線電愛好者,他們一開始互不認識,只是在國家允許的合法頻率里交流,后來相識后,決定為社會做點事。他們都是我的榜樣,我也希望畢業后能成為其中一員。”李婧華說。
除了李婧華的無線電協會,在琴島學院,也有非常多的社團在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進行社會實踐。記者了解到,琴島學院的手語社已與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達成了伙伴關系,每年都去該校進行交流,為智力障礙、聾啞學生提供幫助,被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授予了特殊教育服務基地的牌匾。此外,學校的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也與其他高校海洋協會聯系,多次到海邊保護海洋環境,為我國的海洋環境出一份力。
“這種參與社會實踐的社團,是大學生與社會保持聯系的一個載體,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社團更能體現出蓬勃的生命力。”琴島學院社團聯合會指導老師王騫告訴記者,琴島學院的社團近幾年已不再局限于校園,更多的社團尋求自身的社會價值,期待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隨著高校辦學方式與社會的聯系愈加緊密。高校學生社團同社會各方面建立廣泛多樣的聯系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社會各方面根據需要主動同相應的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建立直接的聯系也是一個大趨勢。
創業就業類社團蓬勃興起 大學生最終將走向就業,很多實踐類社團的存在,恰如求學和就業之間的一個過渡橋梁,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大學生開拓視野、認識社會、提升能力。
近幾年,隨著服務大學生發展的需求,各大高校紛紛成立了社團聯合會,有的還擁有獨立網站,創業與就業類社團更是異軍突起。在琴島學院,大學生創業協會、某個新媒體工作室、筆尖平面設計工作室、壹+影視工作室、職業發展協會、管理發展協會等社團先后建立,都以帶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為目的。
今年剛剛畢業的徐大洋曾是琴島學院大學生創業協會的會長,畢業后,他當起了一名創客,成立青島阿里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一個20人的團隊,主打支付寶線下支付業務以及口碑外賣。
在新版支付寶中,“口碑”功能集合了附近商家的支付折扣,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用戶線下支付過程中對支付寶的使用頻度。徐大洋的工作就是吸引青島地區的線下商家入駐“口碑”,并進行折扣發布和后期維護。
徐大洋及其團隊僅在公司成立的半年內,就吸引了青島地區的阿香米線、江邊誘惑、全食界美食城、筋頭巴腦等2000多家商戶入駐。
徐大洋的O2O經驗來源于以前在學校的創業經驗。大學期間,隨著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的興起,讓徐大洋認識到,外賣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有了網絡訂餐平臺,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訂餐。于是,他將眼光瞄準了電商市場,并建立了“零點校園網”網站,與普通發布校園資訊的網站不同,“零點校園網”還有網上商城及外賣功能。
“校園群體具備著天然粘合、集中的特點,因此,校園O2O既瞄準了大學生的零花盈余,又節省了運輸成本。”徐大洋告訴記者,在傳統的消費環節中,學生大多在學校附近的超市購物,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和O2O模式的逐步成熟,網絡購物比重日益提升,因此,網絡電商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
有了“零點校園網”的創業經驗,徐大洋便決心在電商路上走下去,他成功應聘成為淘點點的校園代理。擔任淘點點校園代理期間,徐大洋成功吸收了100多家商家入駐淘點點,并多次策劃“優惠滿減”活動,幫助商家更好提高外賣點單率。
“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近幾年,高校里的學生社團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更多的學生社團轉而進行創業就業,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琴島學院社團聯合會指導老師陳堯說。
陳堯告訴記者,除創業協會外,琴島學院的職業發展協會在就業方面,也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經驗與機會。職業發展協會負責人石艷告訴記者,每年他們都針對大四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導,并組織模擬面試,以及簡歷制作大賽,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
由人文型向科技型深化 早期的學生社團主要注重的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及熏陶,主要滿足校園文化的氛圍營造。而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們開始意識到將來他們不僅要靈活運用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于是,高校中的科技類學生社團廣泛興起,他們將平時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融入到社團活動之中。
“現在學術科技類社團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不僅提升了學生社團的品質,還促進了自身的成才。”王騫告訴記者,琴島學院科技類社團有30個,占社團總比重41,已經成為學校社團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且近幾年接連獲得各類科技競賽大獎,不僅幫助學生消化科學知識,更提升了他們的科研能力。
據介紹,琴島學院的科技類社團主要以專業為主,包括結構設計創新協會、測繪技術協會、建筑模型社團、建筑手繪社團、建筑計算機表現社團、游戲動畫編程愛好者協會、電子愛好者協會、3D創新科技社團等專業性社團。“學生基本會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社團,以便將平時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融入到社團活動之中。”王騫說。
近幾年中,這些科技類社團表現突出,曾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數模組科技類二等獎、在山東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4個山東賽區電子設計科技類二等獎;在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1個一等獎及2個三等獎;在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及1個三等獎……
“早期的學生社團主要注重的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及熏陶,主要滿足校園文化的氛圍營造。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高校學生社團單一的興趣娛樂功能,而是各類科技協會、科研小組等學生社團活動廣泛興起。”王騫說。
文/圖 游瀟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