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周開始,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對平度東岳石這一國寶級大遺址展開全面探測保護。前天,在位于平度市東岳石村淄陽水庫畔的遺址上,考古隊員新發現了一件精美的石器,正是這距今4000年前古人所用器物,又一次讓后人觸摸到了生活在淄陽河畔的古人狀態。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玉海研究員介紹,東岳石遺址是岳石文化命名地,是青島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地名命名文化的大遺址,這里曾出土的大量文物見證了龍山文化之后,這支特殊的東夷人的生活形態。這次大遺址探測保護,對更好地規劃保護青島歷史文化遺產將起到重要作用。
4000年遺址考古探測 5月6日上午,記者在遺址探測現場看到,一支考古隊的工作人員手拿洛陽鏟,在淄陽水庫岸邊展開大面積探測,通過地下泥土的變化,采集、判斷數千年前的諸多信息。記者注意到,考古工作人員還采用儀器對大遺址的面積、地理坐標等進行整體測繪。平度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把探測到的數據整理后,繪制出東岳石文化遺址的平面圖,為下一步揭開古人生活密碼打下基礎,這對保護青島的歷史遺存會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淄陽水庫水位不斷下降,這處古人生活的遺址越加清晰可見。”林玉海介紹,1959年秋冬,整修淄陽水庫時最先發現了岳石遺址。1960年4月至5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科學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隨后,在山東各地陸續發現并發掘了和東岳石遺址同一類型的多處遺址,考古界便將首次發現遺址的東岳石村命名為 “岳石文化”。這也是青島唯一一處以地名命名的大遺址,目前探測到遺址的面積在5萬多平方米。
精美石刀講述古人生活 “大遺址保護考古工作剛剛開始就有了新的發現。”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年輕專家彭峪介紹,他和考古隊員進行探測時,在一處田野里驚喜地發現了一塊精美的“石頭”。有著豐富田野考古經驗的彭峪考證確定,這個雙孔的“半月”形石刀,就是4000年前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即古人生產生活所用的石器工具。
記者注意到,考古人員這次新發現的石刀,在經過4000年的風雨后仍然光滑、鋒利。石刀的外形很像現在人所用的鐮刀,器物上的兩個孔,方便捆綁固定,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智慧。林玉海介紹,這些石器大多用當地的花崗巖、大理石制作而成,雙孔石刀是典型的岳石文化器物,拿在手里輕薄靈巧,就像一件工藝品,讓人愛不釋手。雖然在先前的發掘中曾出土多件雙孔石刀,但這次的新發現,又一次讓考古人員興奮不已。
林玉海介紹,岳石文化遺址位于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東南側的淄陽水庫岸邊。如今觀察這里的地勢風貌發現,遺址東部為起伏連綿的大澤山,南部是高望山和明堂山,北部為丘嶺,西部為一望無際的膠萊平原,中間還有一條淄陽河。前有河,后有山,中間是平地,既可以耕種養殖,又可以狩獵捕魚,非常利于古人類繁衍生息。
另外,岳石遺址距離萊州灣較近,根據出土的大量漁墜分析,當時的岳石人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海洋漁業經驗。可見,在數千年前,古人依山傍水擇地而居,這里不管是環境還是物產,都是人類生活的絕佳風水寶地。
大量文物還原古人文明 “這次對東岳石文化遺址的保護考古工作也是對先前兩次發掘工作的延伸,再次與古人對話,感覺到了古人留下的諸多文化信息。”對于參與第二次岳石文化遺址發掘工作的研究員林玉海來說,再次踏上這片古人生活過的地方,心里仍然充滿了興奮。他說,1983年平度劃歸青島市,青島市文物局深入探索本地區悠久的古代文化,為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礎,繼1960年第一次發掘之后,1993年又組織考古工作者對東岳石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以期揭開更多埋藏于地下4000年前的歷史真相。
“東岳石文化遺址,經過幾次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主要是岳石文化和東周兩個文化時期,目前并沒有發現更多的其他歷史時期遺存。”林玉海清晰地記得,從1993年10月23日到11月25日,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青島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古隊,進行了34天的考古發掘,期間的許多發現,讓考古隊成員驚喜萬分。而這一次發掘出土的文物,要比第一次豐富得多。出土的遺物主要以陶器為主,還有相當數量的石器、骨器和少量的鹿角器。專家經過考證后確定,陶器的制作多為用手捏制,器物較大者往往用泥條盤筑法制作。而石器主要器形有刀、鏟、斧、鉞、鏃、紡輪、石球、砍砸器、杵、磨棒、研磨器、石楔等。尤其是出土完整的7枚骨針,可與現代鋼針媲美。隨著眾多器物的出現,人們對岳石文化的內涵和文化面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一個生活在4000年前的古人聚落的生活形態愈加清晰可見。
岳石文化遺址屬于國寶 現場探測的考古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通過調查得知,早在半個世紀前,東岳石村一帶的居民就經常在田野里撿到一些陶器碎片,但當時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后來當地村民在修建淄陽水庫時,埋藏于泥沙之下4000年之久的這一獨特的文化形態終于在1960年初春露出了神秘的面容。這一年,當地居民發現了大量古人留下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碎片。很快,文物部門組織考古隊來到東岳石村開展科學發掘。豐富的地下遺存,立即引起了考古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
1981年,北京大學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教授明確提出:繼龍山文化發展起來的,在魯中南不清楚,在膠東以平度東岳石遺址為代表的這類遺存,不妨稱之為東岳石文化,并推測這種文化的居民應是夏代前后的夷人。此后,岳石文化的命名舉世共認。之后的多年,隨著岳石文化的大量青銅器的出土,考古界逐步將岳石文化從新石器類型剝離,歸屬為青銅文化,就是夏文化。
當時古人是遇災遷徙? 林玉海介紹,岳石文化時期,隨著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的改進,農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已占據了主要地位。如這個時期的生產工具有石鏟、石镢、石鋤、石鐮和石刀最能說明這一點。另外,出土的石镢和石鋤是岳石文化中特有的一種石器,特別是半月形雙孔石刀是岳石文化的典型工具,方便人們把刀背放置于手心,雙孔便于穿繩套牢大拇指相對固定在手中,這些都說明了古人聰明的智慧。
“岳石遺址出土的陶器等文物與其他遺址有很大區別,這也是岳石文化獨特的一面,也正是吸引考古學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林玉海說,在考古、學術界,岳石文化遺址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謎團。生活在這里的古人,從哪里來?后來什么原因導致突然消失?這些古人又去了哪里?這些謎團都要等待下一步考古揭開。有專家認為,在距今大約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晚期,由于氣溫升高,陸地上的冰川融化,洪水泛濫,致使海平面上升。當時山東一帶的龍山文化居民在洪水和海浸的侵害下,遭到了滅頂之災。死里逃生的先民們便來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于是出現了后來的岳石文化。另一種說法是,在龍山文化晚期,先民們面對日益嚴重的洪水與海浸的危害,開始組織起來向中原一帶轉移。這些文明程度較高的龍山文化先民入主中原后,與當地文化相融合,建立了夏朝。而屬于東夷族群中的另一部分先民,則被迫轉移到丘陵高地,發展成了獨具文化特點的岳石文化。也有學者認為,后來岳石遺址的古人,在此生活了數百年后,或許漂洋過海遷到了其他地方生活,并形成另外一種文化,甚至有學者大膽推測,岳石文化遺址的古人和瑪雅文化有很大關系。隨著今后考古發掘的深入,將揭開龍山文化與岳石文化的銜接之謎。
岳石遺址與東夷文化 林玉海介紹說,夏代東方的居民稱夷,著名領袖稱為夷羿。夷有九種,在青州有嵎夷和萊夷,徐州則有淮夷。其中萊夷、淮夷等一直延續到商周時代。從古文獻來看,夷不像是一個統一的族名,而只不過是夏人對東方居民的一種通稱。周代文獻稱東方人為東夷,“夷,從弓從大,東方之人也。”大概是與夷羿善射的傳說有關。
夷人開始力量很強,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很高,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貢獻很大。后來雖然在軍事上被夏王朝所壓服,但在文化上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并給予后來的商周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從考古學上確定夏代東方夷人的文化,始自岳石文化的命名。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康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