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像是被冰雪凍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到最后可能蔓延到手指,甚至連控制聲帶發聲和眼球轉動的肌肉也不例外。那這不是漸凍癥嗎?對!在第401醫院重癥醫學科(ICU),就有這樣一位病人厲大叔,度過了整整12個春秋,期間連護士長都換了3任。就在半個月前,他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度過了自己驚心動魄又溫暖感人的50歲生日。
ICU里一個不尋常的生日
4月26日,距離厲大叔50歲生日已經過去了半個月,記者來到第401醫院ICU病房,隔著玻璃看了他幾眼,他插著呼吸機睡著了。半個月前,厲大叔在這里度過了50歲生日,也是他在醫院的第12個生日,一個驚心動魄又充滿了滿滿感動的生日。
4月11日,尋常的星期一,上午8點20分,護士站傳來呼叫聲,“19床厲大叔氣道阻塞!”大家思維模式從大交班迅速轉換為臨床模式:19床不就是那個一向平穩的厲大叔么,今天還是他50歲生日呢!值班醫生正在床邊忙活著搶救,監護室里響起了呼吸機與監護儀尖銳的報警聲,緊張的氣氛似乎像是一團烏云籠罩在19床頭上。
“更換氣管套管后呼吸機仍然不能往肺里送氣,潮氣量沒有。”“心率從100次/分,迅速下降,55次/分、45次/分,35次/分、血氧飽和度測不出,病人面色蒼白,眼球上翻。”“再次更換更細口徑的氣管插管后,患者潮氣量似乎有起色,能在200ml左右徘徊(正常起碼在400ml以上),吸純氧情況下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至100%,病人也很快恢復了意識。但是需要我們手工扶著氣管插管的位置,管子位置稍有不慎潮氣量就很低。”
“氣道吸出血性液體,我們應該進一步明確原因!”這個時候指揮搶救的科室主任李海玲發出指示。纖維支氣管鏡探查,沖洗并吸出血凝塊,同時局部止血處理,患者潮氣量逐漸上升在400ml左右,這一關他又挺過去了。
這真是一個不尋常的生日。據介紹,2004年2月14日,38歲的厲大叔因為運動神經元病(漸凍癥)入住進第401醫院ICU,整整12年,比科室的大部分醫護人員在ICU工作的時間還要長。“我們都很同情厲大叔,這么多年來,我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很深了。”李海玲說,前些年探視的時候,他妻子每天還給他擦洗身子、與之交流,可是造化弄人,妻子因為患上乳腺癌,也在幾年前離開了人世。后來,他的父親 、母親也相繼去世。而他的唯一的女兒娜娜也從幾歲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長期外地求學,現在,科室里的醫護人員成了他離不開的親人。12年來,連護士長都換了3任了。
厲大叔雖然躺在床上不能說話,但是他意識是清楚的,可以眼神、眨眼等交流,每一個眼神、眨眼都代表一種含義。據李主任描述,他的床頭有一個題板,密密麻麻寫了很多,時間長了,護士們不用床頭掛的題板,都能領會他所表達的日常,有時候感覺他也是ICU的親人。
每年從死亡線上拉回來400多人
說起ICU,很多人心里都不禁咯噔一下。4月26日下午,記者在401醫院ICU切身感受到,這里的干凈與安靜。進門穿鞋套,進病房穿隔離衣,手機靜音,不準大聲喧嘩,一切為了病人的感受。這里收治的基本是危急重癥病號,或昏迷不醒,或臟器衰竭,生命垂危,醫護人員的腳步匆匆,爭分奪秒地搶救,全天候悉心陪護。
據科室主任李海玲介紹,科室成立于2000年,現有醫生12人、高職2人,中職4人、初職6人,其中博士后1人、碩士4人,護士34人。歷經2006、2013年兩次擴建,目前占地面積1410平方米,設置床位26張,其中單間隔離病房8間。
“我們這里的醫護人員都盡心盡責,致力于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李海玲告訴記者,由于病人的特殊性,要求護士每一分鐘都不能離開,吸痰、大小便、翻身、插氣管……家屬不能進,護士全程全方位管理。遇到技術方面的問題,醫生需要立刻查閱資料,每天都在學習新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在ICU工作雖然辛苦,但是也帶給他們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當我們看到所搶救的病人成功活了下來,就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大家真的是奔走相告。”李海玲表示,雖然很多病人都是昏迷著進來,迷糊著出去,并不記得到底是誰救的他,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脫離了危險。
科室主要收治多器官功能衰竭(2個臟器以上)、各種大出血、嚴重感染、重癥顱腦損傷、重癥復合傷、嚴重多發傷、熱射病病人。據統計,該科室平均每年完成危重病人救治500余人,救治成功率達80%。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通訊員 宗偉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