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23日下午舉行的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座談會上獲悉,今年9月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0月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協調面最廣的重大國家工程,實施20多年來,已成功發射10艘飛船和一個目標飛行器,成功將10位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了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太空行走到交會對接、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取得載人航天“十全十美”的成績。
今年6月,我國將發射長征七號火箭,考核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方案的正確性、功能和性能;9月,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10月,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承載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后,進行為期30天的駐留試驗;2017年上半年,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后,進行推進劑補加等關鍵技術驗證,并開展搭載載荷應用試驗。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空間站研制建造也在緊鑼密鼓地向前推進。2018年前后,我國將發射空間站試驗核心艙,開始空間站建造,2022年前后,完成空間站建造。
記者還了解到,我國已成功發射22顆北斗導航衛星,2018年,將率先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告訴記者,“屆時,系統的性能指標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2到4倍左右,最高精度可達2.5米。”冉承其透露,未來4年左右的時間內,將完成30顆衛星的組網發射。據《北京晚報》
■鏈接
中國航天日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為什么將這一天設為“中國航天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指出,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開創性、奠基性成就。許達哲指出,把第一個里程碑這個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事件設為“中國航天日”,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紀念性的。中新
“高大上”航天技術走進尋常百姓衣食住行 據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人們在24日慶祝首個“中國航天日”的時候,可能想到的多是神舟飛船這樣“高大上”的應用,但實際上,航天技術早已走進了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下面就是幾個例子。
衣:現在讓幼兒父母大感方便的“尿不濕”,以及成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所用的成人紙尿布,就有航天技術的貢獻。在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上天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執行任務時還要想辦法應對尿急的“囧事”。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航天員受到這種困擾,科研人員發明了能大量吸水的紙尿布,幫航天員解決了這個難言之隱。這項技術轉為民用之后,就帶來了人們非常熟悉的“尿不濕”。
食:方便面是人們非常熟悉的食品,方便面配料包中的脫水蔬菜也來自航天技術。
住:如今不少建筑的屋頂都裝上了太陽能電池板,所發的電不僅供自己用,多出來的還可送回電網賺錢。而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航天技術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太空中的衛星、飛船和空間站要能持續獲得能源,顯然太陽能技術是一個良好選擇,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就伸出了長度超過70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些設備使用了穩定、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也推動了地面上對太陽能的應用。
行:許多人開車出行時依靠衛星導航指路,各國發射上天的大量導航衛星成為了“路盲”的福音。
我國開展小行星探測前期研究 據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小行星探測、防御與利用是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之外,人類深空探測的又一熱點。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透露,我國在小行星研究方面的前期課題已經展開。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活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很多的天體。葉培建表示,太空是人類繼陸地、海洋和大氣之后開拓的第四活動疆界,小行星是人類踏上星辰大海征途繞不開的課題。針對小行星綜合探測是近年來各航天大國熱點目標之一,小行星防御技術也是當前國際上深空探測領域技術發展的新熱點。
目前,中國科學家針對“小天體探測策略、小天體目標選擇、小行星預警與防御技術”等已做過前期研究,并已展開“小行星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葉培建認為,中國在未來的深空探測中,適時開展和推動小行星資源開發利用,主要有四重意義:
首先,揭示生命起源。其次,建設小行星預警防御體系、保護地球安全。第三,利用太空資源是獲得永久太空開發的唯一方式,某些小行星上的金屬和燃料能夠擴展太空中工業的發展,可作為人類開發礦產資源的下一個目的地。此外,小行星是人類深空探測“天然的跳板”,小行星可作為中轉站,為人類建立空間設施以及星際航行轉移系統提供大量基礎材料。
楊利偉等為普通民眾支招太空旅游 據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隨著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太空旅游也越來越有可能成為普通人可以實現的夢想。但想要去太空旅游,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作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對想去太空旅游的普通民眾支招:“太空游客既要有身體的準備也要有太空知識的準備。”
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也有類似的建議。她認為,尤其是身體方面,太空游客最起碼能承受住發射和返回時對身體的負荷。“特別要確保心臟、心血管機能都能適應太空這種失重的環境。到了太空,吃喝拉撒睡都是一門技術活,跟地面完全不同,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劉洋說。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透露,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醫生、心理學家也會有入選航天員隊伍的可能。“但目前太空旅游最大的限制在于往返的成本。”周建平說,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會隨之帶來成本的降低,中國普通民眾去太空遨游的夢想很可能會實現。
楊利偉也認為,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未來太空之行的體驗也會不斷改善,“例如,未來發射時的速度可能變得更平緩,將身體承受的負荷降到最小,讓普通人也能適應。”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
為下一次飛行時刻準備著 據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時,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現在沒有飛行任務,但“為下一次飛行時刻準備著”。
2012年6月,作為中國第一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女航天員,劉洋與戰友景海鵬、劉旺乘坐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至今,劉洋完成這項航空任務近4年。她說:“我們依然在訓練,因為每次的任務都不同,技術更新很快,我們既要學習新東西,還要鞏固過去已有的。”
中國將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間站。根據計劃,2016年10月,將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乘2名男性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
雖然這一次任務只有男性航天員參與,但劉洋仍期待著將來有一天能登上這個被她稱為“空中大別墅”的地方。在劉洋看來,探索宇宙的隊伍中,相對于男性強大的體力優勢,女性的互補角色不可或缺。“尤其考慮未來長期在太空狹小空間環境生活,女性特有的親和力、強韌性以及低沖突性是很好的優勢。”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