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濕地有5類16型 專家繪出"觀鳥地圖"(圖)

2016-04-22 08:52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島城遷徙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隨著喜歡觀鳥、愛鳥、護鳥的人群越來越壯大,為讓更多市民欣賞到島城周邊的鳥類資源,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島城濕地保護專家王希明專門推薦了島城觀鳥的十大濕地。

  繪出濕地“觀鳥地圖”

  由于地處山東半島南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貌,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島城遷徙過境。在沿海面積較大的海灣,是眾多沿太平洋西岸遷徙線路和東北亞內陸遷徙線路的涉禽長途遷飛候鳥集中停歇地和中轉站。近海的島嶼則是許多珍稀海鳥的集群繁殖地。

  “這些鳥類資源中,森林鳥類和山頭鳥類由于體型較小,出沒的區域有密林遮擋,因此市民不容易觀察到。”王希明說,相對于森林鳥類來說,濕地灘涂鳥類就比較容易觀賞,并且還往往能看到珍稀鳥類。隨著島城周邊出現的鳥類日益增多,喜歡觀賞鳥類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市民欣賞到島城周邊的鳥類資源,王希明推薦了白沙河與墨水河交匯處、羅家營濕地、女姑口濕地、棘洪灘水庫、膠州少海國家級濕地公園、膠州洋河河口濕地、黃島風河河口、嶗山東瀛灣、萊西姜山濕地、平度淄陽水庫等島城十處濕地觀鳥區。

  島城濕地有5類16型

  “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帶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還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王希明說,根據2012-2014年青島市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統計,島城境內符合國際濕地規定的濕地類型有5類16型。

  “海岸濕地類包括淺海水域和潮間灘涂兩類,包含潮間沼澤、礫石海岸、泥沙海岸等5型,丁字灣、岙山灣、膠州灣、瑯琊灣,近海的大公島、大管島、靈山島、潮連島這些區域都屬于這一類。”王希明介紹說,河口海灣濕地類包括海灣和河口海灣2型,其中,膠州灣大沽河河口海灣濕地為島城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濕地。河流濕地類則包括永久性和季節性河流2型,島城境內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是大沽河和膠萊河。

  另外,湖泊濕地類包括永久性和季節性淡水湖泊2型,主要是水庫和池塘,例如萊西湖、棘洪灘水庫等。沼澤和草甸濕地類包括草本沼澤、鹽沼、濕草甸、地熱等4型,在膠州灣大橋北側的高新區有小部分。

  8公頃以上濕地有534個斑塊

  從2012年3月開始,上百名基層林業工作者手持GPS等工具,按照濕地斑塊分布圖的指引,奔赴大小湖泊、河流濕地,調查結果將全部錄入數據庫。“此次調查比以往更精確更細致。”王希明介紹,以往多是調查面積在10公頃以上的濕地,而根據省里的要求,濕地資源調查涵蓋面積8公頃以上的近海和海岸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以及寬度10米以上、長度5000米以上的河流濕地。像黃島靈山島自然保護區、膠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大公島自然保護區和青島文昌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了山東省重點調查濕地名錄。“我們還調查了濕地里的動物。”王希明說,重點調查濕地內重要陸生和水生脊椎動物以及在該濕地占優勢或數量很大的無脊椎動物。根據濕地資源調查數據,全市面積8公頃以上濕地共有534個斑塊,總面積比上一次普查有所減少。

  部分觀鳥區域

  膠州灣沿岸河口


  包括白沙河與墨水河交匯處、羅家營濕地、女姑口濕地、膠州少海國家級濕地公園、膠州洋河河口濕地。大批反嘴鷸、野鴨、鸻類、大勺鷸等遷徙的候鳥在膠州灣入海口濕地覓食。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等8種,二級保護水鳥有大天鵝、灰鶴、蓑羽鶴、鴛鴦、小勺鷸等13種。膠州灣是目前青島地區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濕地,也是中國沿海重要的鳥區(遷徙停落區、越冬區、繁殖區)和亞太地區遷徙候鳥的線路上十分重要的必經“驛站”。

  姜山濕地

  姜山濕地位于萊西市南部、姜山鎮駐地西北五沽河支流上。膠東半島最大的內陸生態系統姜山濕地進入候鳥繁殖期時,蘆葦中候鳥成群,蒼鷺野鴨畫中飛。

  唐島灣濕地

  唐島灣濕地處于我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的東線主干線上,是遷徙候鳥的重要停歇驛站。在唐島灣濕地能看到白尾海雕等8種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還有黃嘴白鷺等16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島城資深觀鳥人、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曾曉起表示,姜山濕地的湖泊、沼澤、植被豐富,形成了一條豐富的食物鏈,再加上自然環境好,所以成為了野生鳥類自然繁衍的棲息地。現在有些地方的濕地已被人為破壞了,很多鳥類也就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鳥類的天堂,保護好濕地就等于保護好鳥類,也是保護人類本身。

  “越拍心里越難受,濕地開發離我們越來越近,濕地的面積正在逐年縮小。”觀鳥志愿者薛琳說,鳥類等野生動物選擇的棲息地是生態的一個風向標。“通過這幾年的拍攝,不管是白沙河,還是墨水河,鳥類最喜歡的地方已經從大片的濕地轉移到了灘涂。”薛琳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大片濕地已經被開發,濕地被硬化。“被硬化的濕地,已經不再適合鳥類的棲息,也不再適合很多野生動物生存。”薛琳說,是人類占據了鳥的棲息地,把它們驅趕到了河道,現在白沙河入海口的灘涂小多了,也就是以前的四分之一,大部分的灘涂都被開發了。“從當初喜歡拍鳥,到現在主動愛鳥、護鳥,這是我這么多年來最大的收獲。”薛琳說。

  最大的破壞是無序開發

  “青島周邊及渤海灣是候鳥遷徙的主要路徑,濕地是地球之腎,但現在這個腎正在被蠶食。”曾曉起說,姜山濕地是生態環境優良的濕地公園,是許多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別小看蘆葦,鳥都躲在這里面孵化,灘涂、淤泥是散發著臭味,但貝殼、蛤蜊都是從這里面生長出來的,如果都改造成光滑滑的石頭壩或水泥壩,從景觀的角度是很好看,但小蝦、小蟹沒地方躲藏,生物鏈就斷了。

  薛琳說,近年來,墨水河的野生鳥類數量明顯減少,生長貝類的環境被破壞了,鳥兒找不到吃的,就會選擇離開那個地方,對于濕地最大的破壞就是無序開發。“我們正在籌建青島自己的觀鳥、愛鳥、護鳥志愿者組織——青島野鳥會,希望能將島城愛鳥的人群集中起來,通過舉辦攝影展、科普講座、志愿服務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的青島人看看身邊美麗的風景和漂亮的水鳥,提高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薛琳說,看到成群的鳥兒飛起來,是一種享受。他們希望的和努力的,就是讓鳥兒更自由地飛。

  保護生態“讓候鳥飛”

  連日來,青島早報推出了“讓候鳥飛”系列報道,通過采訪林業部門、專家學者、觀鳥人、護鳥志愿者等各個愛鳥群體,用文字和圖片展示出島城候鳥遷徙時的壯觀景象。記者采訪中也發現,島城不少濕地周邊正在進行施工建設,湖邊、路旁已經建成部分觀光設施。如何保護與開發這片天然的大濕地,成了眾多愛鳥人共同關心的問題。對此,王希明認為,保護就是最好的“開發”,只有保護好珍貴的濕地,才能讓更多鳥兒來濕地“安家落戶”。島城資深觀鳥志愿者薛琳也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科普教育和志愿活動,發動更多的市民愛鳥、觀鳥。愛鳥、護鳥其實就是愛護生態、保護生態;關注水鳥,更是關注自己的家園。

  記者 劉海龍

   [編輯: 林永麗]

相關閱讀

濕地 觀鳥地圖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