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勁松八路靠近溫哥華花園小區門口,有一條水泥路多年來一直坑坑洼洼,是小區居民的必經之路,對于出入小區的車輛造成了很大的損害,而溫哥華花園的小區居民為了方便出行,于是自發組織鋪路,小區里面二十多位居民以及小區物業或者出錢、或者出力,通過一天的時間將這條出入小區的道路重新鋪好。
道路坑坑洼洼,居民愁得慌 4月17日上午 ,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稱,在勁松八路靠近溫哥華花園附近的一段道路坑洼不平,影響小區居民出行,當天早晨居民自己在熬瀝青鋪路。
記者于17日下午前往溫哥華花園小區,這條坑洼的道路與勁松八路有1.5米左右的高度差,可以允許兩輛車從此通過,道路一直通向溫哥華花園等三個小區。記者從遠處就能聞到一股燒瀝青的味道,順著這股燒糊的味道尋找,很快就看到此處有一位老人在燒瀝青,然后將燒好的瀝青澆到坑洼不平的道路上,一位戴著帽子、口罩以及手套的老人正在這里看火,而爐子是用石頭壘起來的,旁邊就是高科園裝飾城,在旁邊的土路上堆著不少廢棄的建筑材料,這位老人每隔幾分鐘就會往火堆里面放一些柴火,然后就找旁邊兩位工人一起用木棍抬著被燒得發黑的桶,在有坑的水泥路面上撒上瀝青,這時小區門口正好有私家車出入,車輛就十分平穩地開了過去,而記者隨后在附近的水泥路面上轉了一圈之后,發現這條水泥路上坑洼不平的地方還有不少。
居民自發組織鋪路 在小區門口的幾輛貨車上面,記者看到還寫著“今天鋪路,歡迎參加”等字樣,記者隨后與這位燒瀝青的老人了解情況,這位老人一開始表示不愿意透露姓名,后來經過多方詢問,才知道這位老人姓劉,今年已經60歲了,是溫哥華花園小區的業主,當天早晨的時候曾經有20多位小區居民一起過來修路,中午吃完午飯之后,大家都回去休息了,還剩下一點收尾的工作就由她來做:“這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已經很長時間了,我們天天在這個地方出入,確實很不方便,我自己也開車,能夠感受到這里的道路不平對車輛的傷害也很大,前幾天小區家委會的成員就號召我們在星期天一起來修路,然后每戶都貼了通知,小區門口也貼了通知,今天早晨一共來了20多個居民幫著鋪路,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物業的工作人員也找來了小推車運一些材料,附近的一些商販也過來幫忙,有一位居民過不來,就捐了200元錢,我們買了水,大家累了就喝點兒,還有柴油用來生火,今天忙活了一早晨,一共燒了20多桶瀝青,鋪了兩個地方,一早晨基本就弄完了……”
修路的材料大部分是撿的 劉阿姨告訴記者,因為這個地方緊靠著高科園裝飾城,所以旁邊的勁松八路上有很多廢棄的建筑材料,她退休在家閑著沒事,平時就到這條路上去撿一些裝修剩下的木料來當柴火,也從附近的道路上扒出來了一些瀝青,用另一位居民捐的錢買了一桶柴油,裝瀝青的桶也是從附近找的扔掉的油漆桶。
說到居民們自發在這個地方鋪路,也是一個無奈之舉:“這條路我們反映過很多次了,各個部門基本都反映了,但是都沒有人管,所以我們也不可能一直這么拖著,于是就得自己來修,還好這是鋪兩個坑,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并不是很多。”劉阿姨說,她之前并沒有燒過瀝青,只是這條路真看不下去了,加上這是小區居民共同的心聲,所以就幫著大家一起來修這條路。
當天下午,小區居民周先生從這里路過,對劉阿姨的行為十分贊賞:“我今天早晨也過來幫著弄了,早晨一共來了20多個人,中午還有人送來了餃子,回去休息了一下,下午過來一看,基本上就修好了,這位老人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辛苦,真是不容易。”
路的權屬劃分不明確 周先生告訴記者,小區的家委會曾經把這條路的情況反映給了小區物業,但是這條路并不只是這一個小區的道路,物業也無權對此進行修整,但是物業可以出人出力對居民鋪路的行為進行幫助。記者隨后來到了該小區的物業了解情況,該物業的經理告訴記者,這條小路并不只是溫哥華花園小區里面的道路,還有另外兩個小區也都要從這條路走,這條路是不是屬于市政道路也不明確,由于此路權屬不明確,物業也只能幫助居民完成鋪路的這一行為,當天下午3點左右,小區門口的這條路基本已經鋪完了,劉阿姨告訴記者,因為當天是休息日,所以很多人都出來幫忙,修路也只修一天,因為大家到了周一就都上班了。“希望這條路還是由有關部門重新整修一下,這樣大家都方便……”
對于這條路的整修情況,記者在17日下午反映給了嶗山區政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將會盡快聯系責任部門對此進行處理。文/圖 記者 潘立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