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者家屬將鮮花撒向大海寄托哀思。
來自濟南的81歲老人,來送兒子一程。
4月17日上午,本市第73次海葬公祭儀式在八大峽碼頭舉辦,這也是青島市今年首場春季海葬。本次海葬,716位逝者的骨灰被撒向碧海,回歸自然。據悉,本市自1991年實行海葬以來,至今已經有10878名逝者長眠大海。
今年新設“路引”,莊重有序 17日上午8時,八大峽碼頭準時開始了莊重肅穆的海葬公祭儀式,現場哀樂低回,在主持人讀完蕩氣回腸的海葬祭文后,家屬脫帽行集體默哀禮一分鐘,緬懷逝者。隨后,現場鳴禮炮9響,海葬船起航,駛入到指定海域進行骨灰撒海儀式。
本次進行海葬的716位逝者,主要來自青島市,有519位,外地逝者主要來自濟南、淄博等地,共197位。儀式本計劃于4月16日進行,由于天氣原因,推遲到4月17日舉辦。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春季海葬除了延續以往莊重肅穆的海葬公祭儀式外又添一亮點,公祭儀式臺旁增加了用羅馬柱和綠地毯鋪設的路引,在公祭儀式行禮結束后,家屬在現場樂隊哀樂伴奏下穿過路引,按序登船,整個海葬過程莊重有序、更具儀式感。
“死后回歸大海是理所當然” “我今天是來完成父親遺愿的。”碼頭上,今年56歲的李先生抱著父親的骨灰對記者說,他是地地道道的青島人,對他們一家而言,對大海有一種難以言盡的情懷。“記得1991年,咱青島市民政部門首次舉辦海葬時,家人就把奶奶的骨灰撒向了大海。此后的多年,我們每逢清明,就帶著鮮花來海邊祭奠。”李先生說,和奶奶一樣,父親生前的遺愿同樣是進行海葬,“父親曾說,他生在海邊,死后回歸大海,是理所當然。”
帶著悲傷,今年78歲的王老太在孩子們的陪伴下,步履緩緩地走過綠毯。“我老伴是海軍軍人,一輩子與海為伴,生前留下囑托,去世后要回歸大海。”雖然年近八旬,王奶奶毅然要隨孩子們一起參加丈夫的海葬。
來自濟南的劉老太今年72歲,在兒孫的陪伴下給丈夫海葬。“我和丈夫都是共產黨員,丈夫退休前是化工廠職工,我則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33年,我們兩個人生前就商量好了,百年之后都進行海葬,一方面我倆都喜歡大海,另一方面海葬不僅綠色環保還節約土地。”劉老太言談中透露著豁達,“人走了啥也帶不走,不要給兒女留負擔。我還有個想法,就是去世后捐獻遺體,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海葬成島城生態殯葬名片 據介紹,青島市于1991年率先行動,面向全國推出節地生態安葬新式葬法——海葬,被越來越多的群眾認可,報名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輻射至全國各地,每年海葬外地逝者的比例已增至25% 以上。海葬已成為青島市文明殯葬、生態殯葬的一張名片。
記者從青島市殯儀館了解到,市殯儀館每年平均火化量11000余人,而當前每年在青參加海葬達1000余人,已占到約10%的比例。近年來,本市財政不斷加大對對海葬的補貼力度,島城逝者參加海葬財政予以補貼,2010年10月份起,青島市執行對本市戶籍居民實行免費海葬的惠民政策,至今已惠及6164名逝者。
為保障逝者家屬出海的安全,今年,市殯儀館還為參加海葬的逝者家屬每人買了一份意外保險,保額最高50萬元。文/記者 張同順 圖/本報記者 高緒亮
■延伸
是否建海葬紀念場所尚在探討 2013年起,青島市海葬時增加了海葬公祭儀式,但有市民提出,海葬后缺少一個可以前往祭奠的場所,社會上出現建設海葬紀念地的呼聲。
“我父親海葬之后,每年清明節我都帶著幾束鮮花到海邊,把鮮花撒向大海。”選擇了海葬的逝者家屬王女士說,但祭奠的時候只能看看大海,感覺缺少實物寄托。
對此,有市民提議,可以建設海葬紀念廣場,或者在現有的合法經營性墓地中規劃一些紀念區。不過,也有市民認為海葬本來就是一種節約用地的方法,如果再建廣場占據土地資源,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目前,對市民的意見,市民政局的確在探討這一問題,但目前尚無定論。
當天的海葬儀式上,北京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現場推廣網上祭奠的方式,在網上掃墓,在網絡紀念館平臺祭奠親人,彰顯綠色祭奠、文明祭奠新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