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15日電 中美科學家15日在美國《細胞宿主與寄生體》雜志上刊文指出,自1947年首次發現寨卡病毒以來,此病毒基因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研究人員比較分析了41株寨卡病毒毒株,其中30株來自人類、10株來自蚊子、1株來自猴子。結果發現,雖然寨卡病毒是一種蚊媒病毒,但人類毒株與蚊子毒株存在很大不同。
研究還表明,非洲系毒株與亞洲系毒株也存在顯著差異。和從當前疫情中分離出的人類毒株最相似的,是1966年在馬來西亞蚊子身上發現的毒株,而不是1968年的尼日利亞毒株,這說明當前的毒株可能是從亞洲系毒株進化而來。2007年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與2013年法屬波利尼西亞也曾暴發寨卡疫情。研究顯示,1966年的馬來西亞毒株很可能是密克羅尼西亞毒株和法屬波利尼西亞毒株的“老祖宗”。研究發現,當前流行的毒株與法屬波利尼西亞毒株更相近,這意味著現在流行的毒株很可能直接來自于法屬波利尼西亞。
研究還顯示,亞洲人類毒株與非洲蚊子毒株之間存在最大差異的是一個病毒關鍵蛋白,這說明病毒結構可能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至少部分解釋了為什么寨卡病毒能在美洲人口中快速傳播,這些突變可能使病毒更有效地復制。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