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100多萬元買的假種子致1600余畝土地經濟損失上千萬元,犯罪嫌疑人也抓了,但損失的種植戶卻被告之過了收獲季節,較難估價。多級倒賣,層層剝皮。非法經營種子的幾方都賺錢了,如今出了事,卻無人為之買單。
一樁事實清楚、責任者明確的假種子案件為何久拖不決?非法種子的背后,映射出怎樣的混亂和無奈?北方春耕在即,記者深入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正藍旗等地,還原這起惡劣坑農事件起惡劣坑農事件的真相。
“問題種子”致1600余畝土地損失上千萬元 “這種子可坑死人了,那些奸商太可惡了!”記者在多倫縣大北溝鎮白音坤兌村見到劉德明時,這位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犯愁,“出事到現在已經一年半了,你說啥時候能給個說法呢?”他眼中充滿了無奈。
劉德明的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底。當時,胡蘿卜產業已在當地迅速崛起,每畝最高產值達1.2萬元??催@產業掙錢,鄉親們出錢、出地、出人,跟著劉德明在地里起早貪黑忙活一夏天。然而秋后一算賬,卻賠了120多萬元?!斑@些胡蘿卜外形難看,產量極低,根本沒人愿意要?!贝迕癖R金義說。
賠個底朝天的遠遠不止德明合作社一家,提供種子的內蒙古正藍旗金豐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光說,栽種這批種子的1625畝土地均出現白音坤兌村的情況?!斑@些種子花了106萬元,土地成本投入總計700多萬元,累計經濟損失上千萬元?!崩罟庹f。
2014年11月,該企業向內蒙古正藍旗公安局報案。通過DNA比對和多方調查,警方認定,這批種子的生產商為法國威馬蔬菜種子公司,在中國的經銷商為大連米可多國際種苗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同屬于法國最大的種業集團——利馬格蘭集團。劉德明他們拿到的種子雖然與“紅譽6號”均為同一企業生產,但成品率與產量卻有極大差異。
久拖不決:過了收獲季節較難評估損失 “這批種子到內蒙古之前,已經過多次倒賣。”據警方介紹,種子先是從海外運至大連米可多公司,然后銷售到哈爾濱艾利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又將種子賣給了黑龍江人李春麗(經銷種子的個體戶)和河北人祁慶龍 (經銷種子的個體戶),他們倒手給河北永清種植戶劉艷武,加價后賣給了金豐公司。
警方查實,經過多手非法倒賣后,這批種子的最終售價甚至高于正規渠道銷售的“紅譽6號”。“根據《種子法》相關規定,以此種子冒充其他種子的行為就可以認定為銷售假種子?!闭{旗公安局經偵大隊指導員孫權龍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銷售假種子案件,鑒于案值數額巨大,李春麗、祁慶龍、劉艷武、艾利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崔成日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刑拘,后被取保候審。
孫權龍表示,按照我國相關規定,市面上出售的種子,必須具有中文標志,而劉艷武等人銷售的這批貨,外包裝上沒有任何漢字,根本不該出現在市面上?!胺N子罐上威馬公司的商標大家都認識,剩下的外國字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李利民表示,由于“紅譽6號”種子比較搶手,當時想通過正規渠道在當地購買已幾無可能,心急之下才上了當。如果廠家貼了中文標簽,我們壓根不會讓這些種子下地,哪會出現這么大的損失。
大連米可多國際種苗有限公司東北區域負責人常劍表示,一般來講,他們公司售出的貨品都應具有中文標志,至于這批種子包裝上為什么沒有,他也無法解釋。
“我們中間方連外包裝箱都沒打開過,因為一旦打開包裝,就會涉嫌造假,根本賣不出去了?!贝蕹扇毡硎?,第一年從米可多公司購入的種子上確實貼了中文標志,但后來不知何故就沒了。采訪中,涉事另幾方均向記者表示,種子并非他們私自生產,作為中間方,他們不應承擔過多責任。
種子由其他品種冒充,包裝上沒有中文標志,賣種人為非法經營。種植戶們認為,有了這些關鍵因素,損失問題理應順理成章地解決了。然而如今一年半已過,事情卻并無太大進展。
正藍旗警方表示,作為一起涉農案件,公安機關也想盡快給種植戶們一個說法,但按刑法相關規定,此類案件需要鑒定損失?!爱斒氯藞蟀笗r,已經過了收獲季節,因此較難估價?!睂O權龍說。
假種子肆無忌憚三省區周轉,打擊任重道遠 有業內人士稱,這樣一批明顯不符合規定的產品肆無忌憚地在三省區周轉,生產企業和管理部門難逃其咎。然而現實中警方的尷尬是,在此案中,涉嫌經濟犯罪的只是哈爾濱艾利姆公司以下的幾級非法經營者。這是不是意味著,這批沒有任何中文標志的產品與生產方沒有任何關系呢?從米可多公司的反饋來看,至少目前尚未有管理部門對其進行詳查、認定。
內蒙古自治區種子管理站市場管理科科長劉占平表示,近年來,售假者往往采取隱蔽的“點對點”售賣模式,即不經過店面銷售,直接將種子推銷至農戶手中,此舉常常會避開種子管理部門的監管視線。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基層管理部門加大入戶倒查力度,使售假者無處遁形。只有及早發現,才能減少農戶種植風險。
專家表示,為預防此類問題,種子保險本是一條良好途徑,但多年來,保險公司因不可控因素影響太大卻并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或社會組織需勇于擔責,可制訂救助機制,對遇到假種子的農戶先行救助,以免延誤后續農業生產。對于難以判斷損失的案件,立法部門可借鑒其他法律法規中的“假一賠十”等思路,從而走出種子案一拖就是一年甚至幾年的窘境。
文圖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