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淑敏幸福的一家人
半島網3月17日消息 說起海大麥島社區居民湯淑敏、劉敬古這一家,可是有說不完的故事。這是一個功臣之家,夫妻二人都曾因公受傷,導致終身傷殘;這是一個警察之家,丈夫、兒子、兒媳都是警察,均戰斗在一線;這是一個文藝之家,家庭成員個個都有自己的絕活,多次獲獎。記者來到了湯淑敏的家中,分享了他們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
家中功績累累
在湯淑敏的家中,記者看到嘉獎證書和軍功章堆滿了近一個書槅。“這里面包括我們老兩口的三等功、兒子的二等功、三等功,都是我們一家人的軍功章。”湯淑敏說,“退休前,我倆都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都曾因公受傷,落下殘疾,但我們無怨無悔,對待工作始終如一,多次受到表彰嘉獎。”據了解,湯淑敏曾經在工作中因意外導致右腿骨折,后來在抗擊非典的一線右腳再次受重傷,最終導致七級傷殘,“你看現在我在臺上秧歌扭的挺到位,但我自己有感覺,我這右腿有些萎縮了,現在還需要去做理療和按摩。”
而愛人劉敬古從做刑警到交警,多次獲得嘉獎。“經常夜里電話就響了,要他立馬去現場。”湯淑敏告訴記者,畢竟警察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家庭成員之間都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父親的影響下,2005年兒子劉洪涌通過參加全國考試,成為了一名特警。“作為一名特警,他的工作就是經常與危險和責任相伴。”湯淑敏介紹,汶川大地震救援時兒子和戰友們第一時間趕赴戰場,新疆發生暴亂他們也臨危受命執行維穩任務近6個月。“我們只能盡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別讓他分心,祈禱兒子能平安回來。”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湯淑敏的兒媳婦杜金秋也是一名警察。如今正值春運時間,身為鐵警的杜金秋也忙得不可開交。“越是過年過節,家里就越看不到他們人影。我們家很少能聚在一起過年,因為崗位職責要求都要值班或上夜班,往往需要等到大年初一下了班,全家人才能回膠州與87歲的婆婆團聚一下。”
夫妻二人同臺演出
除了盡心盡歷支持愛人和孩子們的工作,今年58歲的湯淑敏,一直把膠州秧歌作為自己最大的業余愛好。據了解,湯淑敏自17歲跟隨膠州秧歌傳人胡志蘊老師學習膠州大秧歌,1977年參與拍攝了電影《丁龍鎮》。隨后,她便愛上了膠州大秧歌,現在師從于膠州秧歌編導室主任劉麗老師,并多次參加全國、省、青島市的秧歌展演和比賽,均獲金獎,被授予“膠州秧歌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014年,湯淑敏參加了青島市中老年“健身之星”大賽,憑借節目《膠州秧歌與空竹舞龍》獲“絕活”冠軍,是此次大賽唯一一個單人獎。除跳舞、打太極拳、抖空竹、柔力球等健身活動,她還樂于寫作,先后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五十余篇。
“如今,投奔孩子來青島市區安享晚年,但始終沒有停下練習、表演、傳承膠州秧歌。”湯淑敏介紹,白天,她經常到嶗山文化館進行學習和排練,晚上回到家她也不閑著,又到自己居住的社區和周邊小區,義務教居民扭秧歌,從不計時間和報酬,被社區聘為“秧歌輔導老師”。另外,湯淑敏也勇于創新突破,她在傳承膠州秧歌的同時,又不斷學習吸收鼓子秧歌和海陽秧歌的精華,并積極進行融合和創新,“在此基礎上還結合咱們嶗山當地的高山流水般文化藝術特點,編排全新的秧歌表演形式,其中去年為社區編創的秧歌《幸福大家園》節目,獲得了中韓街道秧歌大賽的金獎。”
不僅湯淑敏是個文藝達人,她的家人也熱愛文藝。“我愛人自幼受他的父親熏陶喜歡拉二胡,幾年前通過自學考取了二胡10級證書,現在我們經常同臺演出。”湯淑敏笑著補充道,“兒子也會吹小號、口琴、葫蘆絲等多種樂器,我和兒媳唱歌跳舞,一家人其樂融融。我上有87歲的老婆母,下有3歲的小孫子,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我忙里偷閑,堅持扭秧歌、抖空竹。我的幸福感言就是:舒心的日子扭著過,快樂的生活抖出來。”
湯淑敏、劉敬古的家風家訓:
廉潔勤政 遵紀守法,擁黨護民 保國愛家。
低調做人 踏實做事,努力好學 認真工作。
正直寬厚 誠實守信,勤儉節約 傳承美德。
尊重師長 敬老愛幼,知足常樂 多彩人生。
人和可親 家睦事興,寬容和諧 幸福家庭。
通訊員 孫培格 文 王君莉 實習生 楊萌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