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先生展示打印的方言集 樣本。
隨著黃渤等島城明星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獨具特色的青島方言在全國流行起來。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很多地道的青島方言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為了留住青島的老味道,讓更多人感受青島方言的魅力,60歲的島城市民劉斌,歷時三年收錄了2200余條。專家認為,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保護,劉斌的方言搜集行為值得鼓勵。
緣于網絡方言段子 “說起搜集方言,主要是多年前,我曾在網上看到過用青島話編的笑話。”據60歲的劉斌介紹,他是中韓街道的一位居民,2013年時,他在上網的時候,偶然間瀏覽到一個網頁,上面列舉了數十個青島方言詞匯,因為外地人很難聽懂,還編了很多調侃的段子。
“當時看著很有趣,讓我認識到,身邊習以為常的方言土話,竟然有著這么大的魅力。不過,我搜索發現,關于青島的方言整理的并不多,而且有些不是太準確。”劉斌說,自《瘋狂的石頭》上映以后,黃渤讓觀眾領略到青島方言的詼諧幽默,但是在劉斌看來,影視劇里的青島話只是極其簡單的“一星半點”,而真正的青島方言多得“海了去了”。正是這些原因,劉斌開始了搜集方言的工作。
劉斌30歲之前一直生活在李滄,之后便來到石老人附近生活。他先是根據生活經驗,將自己知道的一些方言記錄下來。“方言搜集工作很瑣碎,一個教授很可能不如一個普通老太太了解得多。搜集方言,只能是用笨辦法,一點一點地來。”劉斌說。
筆紙放枕邊堅持3年 “寫了幾百個后,感覺越寫越多,越寫越亂,自己都陷進去了,但我還是很想堅持下去。當時就決定,干脆列好綱目,按部就班地整理,為了方便,我將資料全都輸入電腦。”據劉斌介紹,剛開始搜集的時候,他一天能整理幾十個,但越往后搜集新詞就越困難,以至于有時連續幾天沒有收獲。
“為了搜到新詞,除了找朋友咨詢,還經常坐公交車出去逛,就是希望在路上能聽到一個新詞,走到哪里碰到老人,也會和他們聊聊方言,一旦發現新詞,馬上記下來,并仔細詢問其含義和使用語境。”據劉斌介紹,除了白天外出搜集,每天晚上他都會把筆紙擺在枕頭邊,睡前把白天的收獲在腦中過一遍,生怕漏下。
據介紹,青島范圍太大,不同區市之間也有差別,劉斌搜集的方言,主要是即墨以南的區域,平度、膠州、萊西等地的方言相差太多,并不在其搜集的范圍之內。“我個人感覺,我所涉及的這片區域的方言,搜集到的差不多能占90% 了吧。”劉斌說。
出書為后人提供資料 目前,劉斌已經整理好了2200余方言條目,希望將其出版成書。為了測試版式效果,劉斌已經打印了出一部分,記者看到,每一方言條目是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普通話詞語與對應的方言詞語,用拼音將特殊發音標注出來,二是與方言詞語對應的例句,三是對例句的普通話解釋。記者注意到,有些普通話詞語對應多個方言,劉斌也在例句中進行標注說明。此外,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劉斌還專門將海鮮、植物、鳥類、昆蟲和日常生活用品五類方言詞匯進行配圖。
據劉斌介紹,在剛開始搜集的時候,他并沒有出版成書的想法,但是隨著方言詞匯的增多,他越發意識到方言的魅力和文化傳承功能,不想讓人們只是口口相傳,而是更全面的整理記錄下來。“我整理的不可能是完美的,權當是拋磚引玉,還是希望有其他更多專業人士,對青島方言進行深入整理分類,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多少給他們點幫助。”劉斌說,除了整理成書,他也希望這些方言能夠錄制成音頻,同時希望通過媒體,陸續將這些內容傳達給更多市民,讓他們體會原汁原味的青島老味道。
■專家 方言是文化載體應鼓勵市民搜集 據島城民俗、文史專家魯海介紹,方言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如今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下,很多方言淡出生活正處于逐漸消失的危險之中。據研究者介紹,根據方言內部差異,青島方言可分為市區、城陽(代表嶗山等近郊區)、即墨、萊西、平度、膠州、黃島(包括原膠南)7個區,具有形成歷史短、發展變化快的特點。“劉先生作為一名普通市民,他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對方言保護是很有意義的”魯海說。
魯海說,“方言保護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在上海和廣東等地,很多廣播電視頻道,專門設立方言節目。近幾年來,青島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方言保護,并在多個區啟動青島方言保護采集工程。”
本欄文/圖 記者 王洪智 實習生 李曉宇 甄蒙蒙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